■全媒体记者 马安娜
通讯员 潘佳利
本报讯 日前,市博物馆受赠三通碑刻,分别为宁波市收藏家协会石雕砖雕委员会捐赠的清光绪七年慈溪县告示碑、张志达先生捐赠的清雍正十三年毛云鳼墓志和孙勤忠先生捐赠的唐开成五年章福墓志(砖质)。市博物馆向捐赠者表示感谢,并颁发捐赠证书。
清光绪七年慈溪县告示碑,高150厘米,宽70.5厘米,厚7.5厘米,告示内容为“清光绪七年,慈溪县宓家埭宓氏家族捐赠3间房屋、40余亩地作为教育基金,开办味根家塾,以此支持家乡教育,并以官方名义立告示碑,告诫宓氏子孙此房产田产不得买卖、变更。”清雍正十三年毛云鳼墓志,67.5×61厘米,厚8厘米。唐开成五年章福墓志(砖质),37×37厘米,厚7.5厘米。
捐赠仪式上,捐赠者之一,宁波市收藏家协会石雕砖雕委员会代表说,清光绪七年慈溪县告示碑的内容与慈溪息息相关,因此决定将其无偿捐赠给慈溪市博物馆,“回归博物馆是石碑最好的去处,既能让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又能让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他表示,“宁波市收藏家协会作为文物收藏的民间组织,有义务、有责任来做这件事情。”
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博物馆馆藏碑刻有108通,集中展示在位于上林湖栲栳山停车场的碑林长廊内,内容上以告示(修湖、修宗祠)和墓志为主,“像清光绪七年慈溪县告示碑这样记载买地助学慈善内容的碑刻是第一通,丰富了我们的馆藏内容。”该负责人表示,社会捐赠是馆藏的重要补充,“我们十分感谢捐赠者的无私捐赠,下一步,我们将在妥善保存的基础上,对碑刻进行详细的梳理、解读并进行充分利用,让碑刻‘活起来’,既不负捐赠者的爱心,也让更多市民朋友更好地了解慈溪的碑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