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各镇、街道人大用好制度创新“推动器”,持续推进自身建设,把加强基层人大创新实践和数字化改革作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推动人大理念机制、载体工具、手段方法迭代创新,打造富有慈溪特色的基层人大履职经验,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焕发出蓬勃生机,实现人大工作和人大制度与时俱进。
持续探索数字赋能人大工作在基层的创新实践,桥头镇人大依托“慈溪群治分”小程序,进一步开发“桥人大”模块。“通过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便民功能、平台多跨协同,进一步缩短代表与选民、部门与群众的距离,促进各项民生实事工作提质增效。”桥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该小程序在线上实现了“代表下沉选区”,将市镇人大代表划分至各自选区对应的网格,拓宽联系选民广度和深度,确保人大监督无死角。创设一屏掌控政府工作全动态,人大代表可在线使用学习、监督、会商、建议、宣传五大功能,实现人大监督全过程可视化。通过小场景撬动大民生,拓宽民生实事项目线索征集渠道,公开民生实事项目内容和进度,开放线上满意度调查,全周期接受公众监督。
在开发区建立人大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也是新时代开发区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自2023年1月崇寿镇托管前湾新区管理以来,崇寿镇人大从行使法定职权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两个维度出发,以开发区托管乡镇的新局面为切入点,坚持前湾、慈溪双辖区统筹联动,建立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双向提出机制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双向进站机制,打造“人员双联系、平台双互通、政府双互动”的工作模式,通过人大这一桥梁纽带,推动市区沟通合作,着力破解开发区人大监督缺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