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佳玲
本报讯 昨天,在赛诺微医疗科技慈溪生产基地实验室里,工程师轻轻点击操作界面,显示屏上瞬间模拟出密集的蓝色电脉冲,精准“刺”向土豆(活体模型)靶心区域。“这就是‘纳米刀’的核心——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公司副总裁张金杰指着屏幕解释道,“它利用瞬间超高压电脉冲,在肿瘤细胞膜上打出纳米级微孔,让细胞‘内环境’失衡崩解,从而精准消灭肿瘤。”
就在前不久,这款由赛诺微自主研发的Dophi®陡脉冲治疗仪(俗称“纳米刀”)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此前,它已成功获得欧盟CE和美国FDA双重认证,成为国产肿瘤精准消融设备中同时斩获中美欧三大市场“通行证”的产品。这标志着中国企业成功打破国外巨头在该领域长达十余年的技术垄断。国产化带来的成本优势,有望让曾经“天价”的治疗费用大幅降低。
传统肿瘤“热消融”技术如同高温灼烧,易损伤肿瘤周边重要的血管、神经和胆管。而“纳米刀”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处理”方案,为安全清除肝门、胆囊旁等传统手术“禁区”的肿瘤带来了全新可能。长期以来,该项技术及设备被国外企业独家掌控,进口设备价格单台高达近千万元,单次治疗费用近二十万元,让众多患者望而却步。
不仅仅是国产替代,赛诺微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多项直击临床痛点的突破:核心安全防护能力跃升至万伏级;全球首创在治疗探针上集成实时温度监测“哨兵”,动态守护紧邻器官;确保每次治疗能量输出稳定可靠;并内置防护模块,有效隔绝治疗对患者心跳的干扰。这些创新赢得了国际医学界认可,目前该设备已在法国、德国等全球顶尖医院完成了数千例成功应用。
记者注意到,现场陈列的设备样机设计紧凑。张金杰特别提到,慈溪制造基地不仅是高质量制造的“大本营”,更是支撑创新落地、工艺突破的坚实后盾。团队在严格遵循国际医疗器械生产规范的高标准洁净车间里,成功攻克了设备小型化与实现万伏级超高安全防护电压的工艺难题,把复杂的系统“塞”进了这台更灵活的设备里。
“我们的设备单台价格可比进口产品降低一半以上,相应的单次手术治疗费用也有望降低三分之一左右。”张金杰说,基地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对工艺的精益求精,确保了这款凝聚创新智慧的产品能够稳定、高质量地走向市场。随着赛诺微慈溪基地的量产推进,更多普通肝癌患者将能用上这项更安全、更精准的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