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龚益
通讯员 胡可漪
本报讯 近日,一场以“自备餐具小习惯,生态文明大贡献”为主题的家园共建活动在古塘街道界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呼吁大家以实际行动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活动发出《垃圾分类减塑倡议书》,呼吁各界担起责任。随后,焦点投向塑料使用“高频场景”——外卖行业。饿了么慈溪负责人方鲁斌分享了平台的创新举措:在点单页面显著位置设置“不需要餐具”选项,对选择用户给予积分奖励;同时引导商家为自备餐具顾客提供优惠,实现环保、降本与用户福利的“三方共赢”。“我们将持续优化环保功能,深化与政府、社区及商家协作。”方鲁斌说。
“推行‘无需餐具’选项及配套激励措施后,餐具消耗减少约30%。”商家代表“川味来必饱”老板祝礼军展示了合作成效。他表示将进一步行动,比如优化包装设计,推广“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环保封签及可循环材料,加强线上线下环保引导,深化与平台合作,为“环保订单”提供专属优惠。
减塑行动更向金融服务场景延伸。辖区银行承诺推行“自备餐具计划”:为员工配备消毒柜及循环餐具;在客户区提供可降解杯具;利用网点电子屏普及塑料污染危害,从金融窗口传递绿色理念。
“我们将联合饿了么推广文明外卖封签计划,通过饿了么平台飘窗提示,引导消费者选择‘不需要餐具’获取积分兑换奖励,将减塑激励直达用户指尖。”古塘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道,本次家园共建活动呈现一条减塑链条:从外卖平台的订单选项革新,到商家的包装优化与激励设计,再到银行的场景化环保服务,政企协同将“小习惯”转化为“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