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爱助听” 让布拖彝族听障患者重获新“声”

  ■全媒体记者 冯茜 

  通讯员 孙武昆

  “听到了,很清晰,慈溪专家,卡莎莎(意为谢谢)……”当听障患者吉木先生戴上新的助听器后,他难掩激动。“有声世界”被重新打开了,而他感受到的更是“千里奔赴”而来的满满关爱。

  3月3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爱耳日”。距慈溪2200多公里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人民医院,一场“用爱助听”主题公益爱心义诊活动正在举行,来自我市人民医院陈建强专家工作室的医生专家们携带设备,奔赴千里为当地听障患者免费义诊、赠送助听器设备。

  “医生,我的听力越来越差了”“医生,我的耳朵时常有异样响动,不知是咋回事”……义诊现场,前来就诊的市民提问不断,专家们一一耐心细致回答,并视情况做听力检查。

  陈建强是我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曾多次荣获“宁波市最高科学技术奖”和“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2022年,以陈建强命名的专家工作室落户布拖县人民医院。依托专家工作室,陈建强团队先后派遣胡杨杰和陈亮宇两位专家前往布拖进行长期医疗帮扶和科研指导。

  将“送鱼”和“授渔”紧密结合。专家们接续努力,为当地建立了“一对一”的传帮带育才模式,设备引进、技术指导、人才培养、业务提升,给予全方位帮扶援助。一股爱心力量也在此间萌发壮大,连续两年,专家工作室发起“‘用爱助听’资助彝族同胞耳聋康复”公益爱心活动,协助当地开展东西部诊疗协作项目,帮助失聪患者恢复听力。在当地人民医院协助下,两年来,专家工作室已捐赠助听器(进口型设备)20台,总金额近20万元,让15名听障患者恢复了听力,其中还有不少是少年儿童。

  专家介绍,听力损失如果不及时得到康复治疗,可能会导致听觉剥夺现象,影响患者的思维、记忆力和心理健康,对老年患者可能提升老年痴呆风险。因此,听力康复治疗不仅是一项医学治疗,更是一项心理障碍的预防治疗。

  “根据门诊及两年协作帮扶的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布拖当地听障患者的比例还是比较高,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受制于家庭经济条件,让他们对听障治疗尤其是花费不菲的助听设备望而却步,有的无奈错过最佳治疗周期,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对少年儿童来说,遗憾可能会终身相随。”陈建强这样告诉记者。

  帮扶期间,专家工作室还先后资助了耳鼻咽喉内窥镜检查系统、听觉功能检测系统、眩晕前庭功能检测系统及睡眠呼吸监测系统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开展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肿瘤微创切除术等新技术,开创了布拖县及凉山州县级医院多项首例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国家专利4项,并荣获了布拖县人民医院首例国家专项及专利成果转让,申报凉山州及慈溪市公益科研课题各一项。

  去年,工作室还捐赠了一系列听力检测设备,包括纯音听力计、声导抗测试仪和隔音室等,并组建了规范化的听觉功能检测室,结束了当地无听觉功能检测的历史。硬件的提升直接带动了门诊量增长,2023年,五官科就诊人数近5000人次,较往年增长超21%。

  “这次,除了医生专家,我们还派出助听器验配专业人员前往布拖,为当地失聪儿童和听障残疾人进行听力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和助听器佩戴后的疗效反馈,进一步调整验配参数,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最佳的听力补偿效果。”陈建强说。

  随着人才、技术接续“落地”,“输血”正在变“造血”,有效缓解当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域医疗资源及人才资源短缺问题,为当地群众带来健康福音。“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给布拖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也用我们工作室团队的奉献和仁心医术,为东西部协作和组团式医疗帮扶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声誉,让更多人感受到医学的温暖和力量。”市人民医院挂职帮扶干部、布拖县人民医院赵锎院长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城事
   第A03版:上林湖
   第A04版:天下
“用爱助听” 让布拖彝族听障患者重获新“声”
义卖筹集善款16600余元 为50名布拖孩子圆微心愿
三轮车与货车相撞 消防人员紧急救援
宪法宣讲入校园 与法同行共成长
慈溪日报城事A02“用爱助听” 让布拖彝族听障患者重获新“声” 2024-03-05 2 2024年03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