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位于横河镇的腾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里,有一群特殊的员工:他们患有中轻度精神、智力、肢体残疾,却在工疗车间这个充满关爱、包容和尊重的地方,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个人价值,重新翻开了人生新篇章。
走进工疗车间,只见工友们围坐在工作台前,认认真真地组装着汽车零部件。时间倒回到2015年6月,腾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立军、黄迪飞决定在企业开办工疗车间,这一想法却引来了诸多不理解和反对的声音。残疾人生活尚且离不开家人的照顾,如何能够胜任独立外出工作呢?面对质疑,孙立军多方调研与学习,并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于同年9月15日正式运行工疗车间。历经8年多的建设,这个集日间生活照料、就业、教育培训、康复、文体活动等于一体的工疗车间,为30名残疾人工友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残疾人大多都有自卑孤独、敏感多疑的心理特征,骤然来到新环境,帮助他们熟悉环境、稳定情绪成为管理员们的首要任务。管理员叶建波告诉记者,他们对不同特征的残疾人制定不同的个性化服务、管理、培训方案,时刻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及时回应他们的点滴需求。在此基础上,又帮助他们从最简单的工作做起,一点一点掌握组装、分类等工作技能,有挫折鼓励,有进步表扬。如今,残疾人工友们在工疗车间里,不仅能享受免费午餐、独立午休、免费体检等,还凭借着自己的劳动平均每个月能有近2000元收入,公司还为他们缴纳了五险,极大地减轻了个人和家庭生活负担。
除了工作和生活上的提升,腾辉还特别注重帮助残疾人工友树立生活信心,进而融入社会。今年端午节,残疾人工友们聚在一起制作香囊,还在管理员和助残志愿者陪同下,将这些香囊亲手送给村里的老人。这样的暖心活动不时在工疗车间里上演:助残日,他们登上舞台,展示自己在工疗车间里学会的剪纸技艺,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每年春游秋游,他们走过鸣鹤古镇、杭州湾湿地公园、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等景点,体验游玩的乐趣;每当有工友生日,甜蜜的生日蛋糕、点燃的生日蜡烛和共同唱响的生日歌,成为共同的美好回忆……
在这样和谐文明的气氛里,残疾人工友们的进步显而易见。三级智力残疾工友小胡刚来工疗车间时总是哭闹着不肯让接送的妈妈走,在车间里也从不与人说话交流,3年的工作相处,不仅使她变得乐观开朗,看见管理员总是主动打招呼叫“阿姨”,身体也强壮了不少。叶建波笑着说:“刚来的时候只有61斤,瘦得不得了,今年体检结果出来,她增重了27斤,人看着健康多了。”小胡的妈妈感动地说:“我总算可以放心了!”据统计,30名残疾人工友中有70%以上是2015年起就一直在这里工作至今,还有3人经培训服务后调入普通车间开展工作,更有工友在退休时哭着说舍不得大家不愿离开。
■全媒体记者 马安娜
实习生 郑昊
通讯员 张朝峰 陈佳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