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1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剑山村村规民约激活基层善治密码

  ■全媒体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张朝峰 陈佳雯

  胡雯雯

  本报讯 春日的阳光为古铜色长廊洒上美丽光晕。昨天,横河镇上剑山村的八旬老人胡大爷驻足凝视着村文化活动中心长廊内的村规民约。“共同遵守规划,严禁私搭乱建”的条款让他想起不久前拆除的违建棚屋,如今那片土地正破茧成蝶,即将化身新能源一站式停车场。

  在上剑山村,这样的嬗变每天都在发生——浸润着法治精神与人文温度的村规民约,正以春风化雨之势重塑着这个村庄的治理格局。

  动态修订,村规民约常青的活力密码。“我们每届村委换届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订村规民约。通过广泛征求和吸纳村民意见,做到村规民约体现群众意志,务实管用,同时实行动态管理。”上剑山村村主任陈一滔说。从2018年增设“门前三包”条款,到2020年单列“新村民管理”专章,村民自治契约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通过“五议两公开”民主程序,近年来该村累计已吸纳村民建议8条,将垃圾分类、数字治理等写入章程,让民约在新时代与时俱进。

  柔性治理,拆违攻坚的破冰智慧。面对困扰村民十余年的400平方米违建“顽疾”,村干部没有选择强制拆除手段,而是翻开村规民约第十五条:“遵守整体规划,严禁私搭乱建”。党员代表入户动员5次,村民议事会召开专题协商2场,最终在乡情纽带与规则共识中实现和谐拆违。“村规民约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带着乡土温度的行动指南。”一位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创新实践,乡风文明的破局之道。秸秆禁烧条款的落地堪称现代治理范本。上剑山村将村规条文转化为“秸秆换积分”的激励机制,此举推行以来,超40户农户通过集中秸秆回收兑换了生活物资,积分累计最高者获得“环保先锋”流动红旗,网格员组成“网格督导队”,创新与人文的双重加持下,全村连续三年实现“零火点”。

  融合共生,新老村民的连心桥。“新村民管理”专章的设立,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务工者找到了归属感。安徽籍务工者王大哥不仅主动拆除自装防盗窗,还带动老乡配合镇里“拆窗破网”行动。村里特设“新村民议事角”,定期举办方言课堂、民俗体验,让数百名新村民在参与村庄治理中实现从“外来客”到“自家人”的身份蝶变。

  从婚丧嫁娶到邻里纠纷,从垃圾分类到平安巡防,上剑山村村规民约已渗透到村庄治理的每处毛细血管:道德评议会化解家庭矛盾;“文明餐桌”行动节约粮食;“邻里帮帮团”服务孤寡老人。这套融合自治、法治、德治的治理体系,正书写着“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乡村样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海地文脉
   第A03版:天下
   第A04版:广告
15
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钱海军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2025年上半年新兵起送
深化文化特派员制度 让群众有感、参与、受益、满意
3·15消费维权 广场宣传活动举行
上剑山村村规民约激活基层善治密码
慈溪日报要闻A01上剑山村村规民约激活基层善治密码 2025-03-15 2 2025年03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