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www.cxnews.cn~~~
林坚在十五届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强调~~~
“无人机”巡检大棚杨梅~~~
~~~
~~~
常态化治乱+高科技助力~~~
市交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
持续释放支持住房租房刚需利好~~~
2025年03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人机”巡检大棚杨梅
匡堰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本报讯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温柔地洒在匡堰镇的田野上时,迪锋杨梅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基地内已是一片繁忙景象。负责人戚迪锋手持遥控器,轻轻一点,一架轻巧的“无人机”腾空而起,迅速穿梭于大棚之间,开始了半小时的“高科技巡检”。屏幕上,每一个大棚的薄膜状态清晰可见,哪里需要维护,哪里需要调整,一目了然。

  “以前,这三个大棚基地分散在三座不同的山上,总面积超过20亩,我每天都要走一遍,检查薄膜是否完好,这项工作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戚迪锋站在山顶,眺望着远处的山峦,“但自从今年年初开始尝试使用穿越机进行巡检,一切都变得不同了。现在,我只需坐在管理房里,就能通过屏幕清晰地看到大棚的实时状况,甚至远程操控手机智能系统升降窗户,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戚迪锋的这一创新尝试,正是匡堰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3700亩粮食种植面积和1100余亩油菜种植面积憧憬着粮油双丰收。同时,抛荒地整治持续推进,更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弗雷农场的开放,为匡堰镇的生态种植树立了典范。280亩的种植基地上,有机耕种和绿色环保的病害防治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更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这里,成为了市民体验田园生活的乐园,更是生态种植的示范窗口。

  农业要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在迪锋杨梅合作社、戚源杨梅等行业龙头的示范引领下,匡堰杨梅“共富工坊”联盟应运而生,进一步放大了“致富果”的强村富农效能。去年,通过覆盖采摘、销售、储藏、加工全环节的助农强农产业链条,超1500户梅农实现了增收。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下转4版)

  ■全媒体记者 龚益

  通讯员 陈颖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城事
   第A03版:公安
   第A04版:天下
27
以更高质量的审计监督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慈溪新篇章保驾护航
匡堰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市城市南部排涝通道工程一标段施工有序开展
“皓齿”行动 惠及1.2万余名老人
交警开展行人、非机动车安全守护行动
“闪电一号” 狠刹驾培行业乱象
我市出台“公积金6条”惠民政策
慈溪日报要闻A01匡堰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5-03-27 2 2025年03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