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金波
辛丑牛年春节,丁戎江和他那些有故事、有年代的经典名车一同载誉上道,震撼亮相慈溪街头,用强大的科技+文化气场,为节日的慈溪收藏制造了流量话题。
作为慈溪老爷车收藏的开拓者,丁戎江早已有了不同凡响的全国性声誉,凭借勤勉和收藏智慧,在老爷车收藏的山头树起一杆慈溪大旗。
原以为丁戎江会在他典雅气派的总经理办公室等候我们的造访,没想到他却以非常契合采访主题的方式,在公园式厂区的广场上“迎接”我们。一进公司大门,就看见这位拥有四家公司的企业老总,正在一丝不苟地擦拭一辆加长款的奔驰轿车。白衬衫,浅蓝色领带,黑色马甲,锃亮的皮鞋,看上去绅士风度十足。在初春的午阳和镜面似的车身映照下,脸上泛出60年代人少有的光泽。身边的员工介绍,平时丁总自己生活用车都会送到洗车店去洗,但他收藏的老爷车却会亲自动手,对水和毛巾都很挑剔,真的把这些车当成老爷一样伺候。
这辆大气磅礴的奔驰W126-1000SEL,由德国梅赛德斯-奔驰1993年生产。奔驰W126皇朝1000可以说是一次意外的产物。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位中东“土豪”找到奔驰厂家,要求把自己的奔驰500SEL改装升级,使车身更长,内饰更奢华。当时的奔驰旗舰车还不是以S来命名,而是用SEL。升级后一时不知该怎么命名新款奔驰,为了满足这位车主与众不同的张扬,便贴上1000SEL。可谁曾想,按图索骥要求订购此款豪华车型的客户接二连三地找到奔驰,使W126皇朝迅速形成小众系列,从1990年至1994年共生产120辆。
丁戎江打开车门,抚摸着副驾驶座位对记者说,你摸摸,真皮座椅的表面跟女人皮肤一样细腻光滑。
从办公楼到车库要绕过两栋厂房,我们便坐进6.2米长、1.99米宽、1.64米高的大奔,一同送这辆奢华的老爷车回府。坐在宽敞的酒吧风格的后排,在迷你冰箱(当年叫香槟冷却器)、电动窗帘、电动脚踏板、车载电话、电视和录像机,以及拉菲、马迭利XO的暗示下,使人一时恍惚,产生跨越阶层的角色联想。
进入车库,里面45度斜角整齐停放着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老爷车,奔驰、宝马占大多数,每辆都自带气场,令人伫足观瞻爱抚。离车库大门最近的是一辆白色BMW L7。这是当年宝马公司在收购劳斯莱斯之后推出的第一款宝马品牌限量版超豪华轿车,面向中东、美国、亚洲等地的富豪及社会名流,曾是泰国国王、香港特首的座驾。这辆车身长5.4米的白色版本BMW L7,在上世纪90年代裸车售价就高达300余万元,在中国大陆售出不足50辆,是汽车收藏家集体追捧的对象。
丁戎江望着占居半栋厂房的奔驰、宝马,发出一句很有哲思的感慨:“与其说我爱老车,不如说我爱的车老了。”
上道二十余年,丁戎江收藏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跨过一道道收藏沟壑,用心血和汗水收获了丰硕成果。鼎盛时期收藏各种老爷车40余辆,规模傲视江湖。后来公司上马新生产线,厂房骤然紧张,存放这些娇贵的老爷车成了老大难问题。不得已,丁戎江只好忍痛转让了一部分,留下二十余辆心仪的经典。因为收藏有档次、有规模,加上频繁参加世界性老爷车展会、赛事等活动,他的收藏声望日益彰显,与北京汽车博物馆的雒文有、成都三和集团的黄宗敏一起,成为老爷车收藏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被业界视为“南丁北雒西南黄”中老爷车收藏的南派代表。
丁戎江领着我们在奔驰、宝马中缓缓走过,当来到一辆黑色红旗轿车前时,他的神情忽然庄重起来。他说,“这辆红旗CA770是我最得意的收藏之作……”
红色情怀成就红旗缘
2019年国庆假期,丁戎江把这辆红旗开上街头。当时,大街小巷到处回荡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当“红旗”缓缓从人群中驶过时,许多青年向它挥动国旗,有人还动情地喊出,祖国万岁!
今年正月初一,丁戎江又开着红旗CA770驶出厂区,音响放的是《解放军进行曲》,一路铿锵,一路豪迈。节日的街道人少车稀,偶尔经过的车辆也会减速避让,并鸣笛致敬。这段配乐的红旗行驶抖音得到大量点赞和转发。丁戎江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对我们科技封锁的背景下,凝结中国工业独立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老一代红旗轿车,应该在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成为被时代重新注目的“红旗”。
2012年春天,丁戎江在广州参加一次国际老爷车大展,看到一辆红旗CA770,在各种品牌的国外老爷车中自成一派,格外吸睛。藏家是一位与丁戎江相识多年的大学教授,他用非常自豪的口吻介绍起自己的“红色收藏”。
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辆红旗轿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在老一辈红旗人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下,先后诞生了红旗CA72、CA770、CA771、CA772、CA773等经典车型。可以说,每一辆红旗背后,都有一段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奋斗故事。其中红旗CA770高级豪华轿车更是中国汽车工业经典之作,欧洲(法国)汽车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唯一一辆欧洲以外的老爷车,便是红旗高级轿车。建国以来大小阅兵以及接待各国政要来访,红旗CA770使用的次数最多,曾有四位国家(军委)主席乘坐这款红旗轿车检阅三军。
那一刻,爱车藏车的丁戎江,内心深处的红色情结被激发出来,对三排座的高级红旗CA770有了强烈的收藏渴望。在自己收藏的众多国外老爷车中,如果没有一辆值得国人骄傲的民族品牌的红旗,那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收藏缺憾。
从广州回到慈溪,已经具有广泛收藏资源的丁戎江,开始专心搜集关于红旗CA770的业界信息,后来还是通过老教授得知大连有位老将军家里有辆这款经典红旗,车况及是否可收藏不甚明了。当丁戎江第一时间飞到大连,通过当地文化官员来到老将军府上时,不禁一喜一忧。喜的是眼前的红旗CA770车况超出预期,仅仅跑了一万多公里。忧的是老将军不转让,说这辆车是他军旅生涯的见证,凝结着对老一辈军委首长的敬重和情谊。丁戎江完全能理解老人的心情,上世纪70年代,曾有一句座驾与人物身份的民间总结:县委书记帆布篷(吉普),市委书记两头平(上海或伏尔加),省委书记一头红(红旗),特别是能乘坐经典红旗CA770的人肯定身份显赫,他们的传奇经历便赋予了所用专车富有时代特色的传奇故事。眼前这辆红旗轿车是因为一位新中国威名赫赫的军委首长,由于工作和休养曾频繁到大连居住,大连军分区特意按首长级别和在北京的用车配备的。80年代初军改时,老将军买下了这辆见证激情燃烧岁月的红旗CA770。正是因为是接待专用,才有了新车一样的行驶里程。
面对老将军“看看可以,转让免谈”的坚决态度,丁戎江并未放弃,遇见保养这么好的目标收藏品,机会十分难得。他开始与老将军的家人接触,了解到军区大院即将动迁,用地划归地方。老将军的红旗面临存放困难,老将军和他儿子都面临购置新房的问题。于是,丁戎江便走夫人路线,分头做起老将军夫人和儿媳妇工作。其实,除了老将军,家人没一个同意家里存放一辆用不上的庞然大物,都劝说老将军适时出手。经过家人的工作和丁戎江的诚意,老将军终于松口,答应把心爱的“红旗”传给江南爱“红旗”的人。
那天,丁戎江随老将军去验车,打开车门,见前排和后排各放着一只大大的蛇皮袋,用好大力气才能搬下车。里面装着满满的石灰粉,这是老将军土法制作的“防潮除湿器”。丁戎江明白,正是老将军如此精心保养,才使这辆1971年下线的红旗看上去仍然年轻,没有出现明显的老态。
长方形的仪表盘上有天安门城楼金色影像,方向盘正中有纯金向日葵标牌,就是收藏界传说的“金葵花”。车尾的红旗二字与当年“二报一刊”红旗杂志封面上的字体一样,出自毛泽东主席之手。手摇车窗,窗框和扶手是红木精制而成……丁戎江越看越欢喜,生怕出现变故,借口公司有事,催促尽快成交。到临交易时,老将军忽然问丁戎江,红旗收回去打算怎么处置?丁戎江实话实说,自己喜欢,自己收藏,不会出手。老将军不舍地说,如果你倒卖,这红旗就不卖了。就是在钱货两讫后,老将军还是提出附加要求,他加了丁戎江的微信,让丁戎江每年至少一次把红旗车拍成照片,向他汇报红旗车的近况。
2018年,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60周年。为庆祝新中国汽车工业60华诞,一汽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其中一项引起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就是,向全国征召60辆经典款红旗,包括CA72,CA770等最受老爷车藏家追捧的型号。但寓意美好的“60年60展红旗”的创意并未实现,一汽和相关部委动用了全国资源,才征召来36辆。就是这硕果仅存的36辆经典红旗,从全国各地开往长春时,又有7辆中途抛锚,最后顺利回到娘家的只有29辆,其中红旗CA770仅10余辆。所以,当丁戎江驾驶心爱的红旗CA770,一路在交警特殊关照下于8月1日大典前抵达长春一汽总部时,那份激动、自豪和感慨可想而知。他收藏的红旗CA770,此前经受了近50年的时间考验,此番又经受了长途跋涉的“体检”。事实证明,红旗CA770三排座高级轿车的设计是成功的,中国人有能力独立设计、制造高级轿车。
丁戎江开着红旗从长春返回慈溪没几天,上海一位相当有名望的地产老板找到他,要收购这辆红旗,老板不仅看中这辆老红旗的收藏价值,更看重它的文化价值,想当成公司文化宣传的硬核形象,摆在公司大厦的大厅正中。开出的条件相当诱人,在丁戎江入手价的基础上,再加200万元。但丁戎江拒绝了,“众里寻她千百度”才遇上业界人人向往并争相去扛的这面“红旗”,他怎么舍得出手呢。再说,他已经对老将军做出了承诺,要好好收藏,好好保养,争取在一汽建厂70周年时,再开回娘家,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70年辉煌做历史见证。
一路拼搏一路情
凡是有影响的国际性老爷车巡回展、老爷车拉力赛和老爷车收藏活动,只要能抽出时间,丁戎江都会积极参与。这既是难得的同行间交流学习机会,也是对参加活动的老爷车一次权威认证,相当于一次老爷车收藏的官方盖章。藏家的业界声望相当比重是在国际性车展和赛事上获得的。
作为家乡媒体,我们的目光越过中外纷杂的老爷车展和老爷车赛,停留在丁戎江在省内的两次收藏文化活动上。一次是2019年10月的LC经典老车巡游展活动。包括来自香港的26位车友,驾驶老爷车从宁波高新区出发,途经溪口、宁海西门,抵达终点站前童古镇。还有一次是2017年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名城经典车拉力赛”(上海站)。正是在这次老爷车赛道上,来自中外的50余位老爷车收藏大咖,对驾驶劳斯莱斯银影的慈溪藏家有了全新的认识。
2017年9月22日,参加“经典车拉力赛”的保时捷RWB、上海牌SH760、奥迪RallyQuattroA2、斯柯达422、素有平民法拉利之称的阿尔法·罗密欧,以及囊括10代S级的奔驰,集中上海,在东方明珠广场盛大展示。23日从桐乡乌镇出发,途经安吉、临安、桐庐、淳安,总行程327公里。24日,经过长途跋涉的参赛老爷车进入真刀真枪的比赛,从千岛湖秀水广场出发,环绕千岛湖一圈,全程共计230公里,最后回到秀水广场。此次赛制采用国际通行的MPS赛事管理规则和评判标准,充分考验赛车调校的平衡性和自身可靠性,以及参赛选手对车辆的控制。说起比赛,平日推杯换盏的车友,一上赛道便切换到竞争模式,以超越对手视为对老爷车和对手的最大尊重。毕竟拉力赛比拼的不只是藏家的驾驶技术,更是考验老爷车的综合性能。所以,每位参赛藏家都十分认真。比赛前每辆车都按车龄先行排序,车龄每多一年增加0.5分。丁戎江此次开去的劳斯莱斯银影是1972年出厂的,“辈分”排在第六位。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南丁北雒西南黄”中的成都黄宗敏。丁戎江的小分可观,未上赛道既取得领先,完全有可能在此次大赛上夺得走上领奖台的好成绩。因为他对自己的劳斯莱斯充满信心,对赛道环境和风土人情也比其他选手更为熟悉,而且从志愿者中挑选了一位有比赛经验的领航员。丁戎江做好赛前准备,信心满满开着经典富贵的白色劳斯莱斯银影驶出秀水广场,开始了他志在必得的赛程。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次家门口的比赛会被两辆保时捷拖了后腿。
千岛湖四周群山环绕,风光旖旎,但双向盘山道狭窄,转弯多、急弯多,而且途经多个村庄,根本没办法任性加速。好在每个村庄入口和出口都有志愿者、交警协助管理。当劳斯莱斯银影在村民挥手致意中驶出一个村庄不久,丁戎江发现前方不远处一辆保时捷掉入路旁的沟里。他本能地停下车,发现保时捷的大半个车轱辘陷入松软的泥土,开不上来。保时捷选手说,自己没考虑到这种状况,没备拖车绳。保时捷没备,劳斯莱斯银影却备有应急绳索。丁戎江没犹豫,下车从后备箱中拿出彩色尼龙绳,递给一脸惊喜和感激的保时捷选手。就在这个不算长的支援过程中,有三辆赛车从他们车旁风驰而过。
当劳斯莱斯银影驶上赛道,全速前进,准备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时,在山路一临崖处,又一辆发生意外的保时捷泊在路旁。副驾驶座位的领航员再三提醒丁戎江不要停车,一次刹车可能落后十个名次,赛场上车辆搁浅很正常,这是对赛车的客观淘汰。但丁戎江驶近保时捷,发现这辆赛车的选手是名老外——来自意大利保时捷俱乐部的主任,著名老爷车收藏家彼得雷尼·弗朗西斯科(Petreni Francesco)。他正靠在保时捷前身车盖上,懊丧和失望地看着劳斯莱斯银影。丁戎江还是踩了刹车,问发生了什么状况。意大利的选手连说运气太坏,车没油了。丁戎江又动了恻隐之心,心想,一个欧洲车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这项赛事,人生地不熟,加上语言障碍,比本土选手陡增许多不方便,遇到困难应该得到中国车友,特别是赛场所在地浙江车友的帮助,不能让他仅仅因为缺油而遗憾的中途退赛。于是,不顾领航员的白眼,解开安全带,又从后备箱拿出一桶10升汽油,送给陷入无奈和无助的彼得雷尼·弗朗西斯科。在他们交接的短短时间内,丁戎江眼看着又有二辆赛车从身边飞驰而过。重新上路后,无论劳斯莱斯银影怎样加速也没跑进车友预测、车主希望的名次。但丁戎江却获得一项本届赛事独一无二的大奖,组委会为江南藏家颁发了“精神文明奖”,奖杯比第一名的还大。而且丁戎江还收获了跨国友情,彼得雷尼·弗朗西斯科在颁奖仪式上,主动到台上与丁戎江拥抱、合影,还加了微信。回到意大利后,多次邀请丁戎江到欧洲旅游,到他的保时捷俱乐部参观访问。他之后两次到中国出席有关老爷车活动时,都专程来看望丁戎江这位有情有义的中国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