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有关情况。470.9万人被立案审查调查、7.4万人主动投案……发布会披露的一系列重要数据,折射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肃纪反腐的显著特点和关键信息。
470多万人被立案审查调查,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新在发布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438.8万件、470.9万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今年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4.3万件,立案数比2020年、2021年第一季度均有增长,严的主基调始终不动摇。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已发布13名中管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消息,此外还有23名中管干部接受审查调查、1名中管干部配合审查调查,其中不乏政法系统、金融领域的“大老虎”。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不敢’是前提。”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认为,数据充分表明,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政治决心从未改变,惩治腐败始终没有松、没有软。特别是近年来对“关键少数”以及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反腐败力度持续加大,进一步放大了“不敢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查处“四风”问题超70万起,抓作风一刻不松 发布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2.3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4.4万人。作风建设常抓不懈,取得显著成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已连续105个月公布月报数据。每逢重要时间节点、节假日,都会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释放出一严到底、常抓不懈的鲜明信号。
7.4万人主动投案,反腐败“拐点”效应日益凸显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共有7.4万人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投案。宋伟认为,腐败分子纷纷主动投案,是长期高压反腐、政策感召的必然结果,是反腐败斗争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变化的有力印证,充分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传导,同时也体现出纪检监察机关精准监督执纪执法,推动治理腐败效能不断提高。
运用第一、二种形态处理人数占比在90%以上,把战线从反腐败扩展到防腐败 王建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134.4万人次。其中,运用第一、二种形态处理人数占比仍然保持在90%以上,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强化日常监督取得的成效。
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9.6万个,让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党的十九大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9.6万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6万人。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得到持续纠治,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扶贫和乡村振兴领域的突出问题得到坚决整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被深挖彻查。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