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艺人易烊千玺就报考国家话剧院一事发布声明称,决定放弃入职国家话剧院。从争议到本人回应,时隔11天。这一次风波来得如此猛烈,显然令他措手不及。
作为一个脱胎于偶像工业的“小鲜肉”,这几年易烊千玺成功转型为实力派,令人刮目相看,在同一群体当中,这样的例子为数不多。
易烊千玺自小便背负着家人的期待。当别的孩子还在玩泥巴的时候,易烊千玺已经往返于妈妈为他报的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书法、魔术、变脸、葫芦丝、拉丁、街舞、手风琴……加入TFB0YS组合是这种生活的延续,只是安排他的对象,从妈妈变成了公司。
随着TFB0YS的走红,易烊千玺也成了炙手可热的当红顶流,有了属于自己的粉丝,也背负更多人的期待。过早地见识到了大人世界里最真实的模样,知晓成年人相处的法则,易烊千玺也在小小的年纪拥有了和年龄不相符的思绪。
易烊千玺到底是什么时候长大的?或许在街舞中担任明星队长,凭借不俗的街舞实力带领战队夺得全国总冠军时;或许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初扛男主大梁时;或许是初登大荧幕,便凭借《少年的你》中寸头痞气的混混刘北山一角斩获多项大奖时……
当人们开始夸赞这个孩子的成长、认可他的能力、褒奖他的成就的时候,易烊千玺却有着很清醒的自我认知。即便站在满 是鲜花和掌声的舞台上,易烊千玺还是不会轻易相信别人所说的“特别好”。易烊千玺不爱说话,也习惯把自己与外界隔开来。于是,易烊千玺一有时间,便会跑到艺术家任哲的工作室里做泥塑。这是他在一层层堆起来的工作中的一个小缝隙。
2018年,易烊千玺以文化和专业双料第一的成绩考进了中央戏剧学院。因合作哔哩哔哩毕业歌《光阴的故事2022》,他与罗大佑有了一场跨代际对话。当罗大佑问起他面临的最大困惑是什么时,易烊千玺说:“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普遍都更早熟一些,以前讲三十而立,但我觉得现在,二十多不立一下,都可能会有点焦虑。早熟晚熟无所谓,保护好自己就是好熟。”
如果可以选择,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早熟的孩子。易烊千玺也是如此。易烊千玺的置顶微博是一则Vlog,视频记录了他戴上墨镜,大摇大摆地游荡街头,用镜头记录街头的一切:坐下小憩的环卫工人、拄拐老人弯腰看车下的狗、脚气王小广告、口罩遮脸睡在马路长凳上的路人……镜头下,易烊千玺的生活变得生动细致,妙趣横生。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这么肆无忌惮地当一名“普通市民”,在早前8000万粉丝福利的视频《前座剧场》中,易烊千玺重走当年上兴趣班的老路,讲述这条路上的变化,还有那些和妈妈之间的小故事。小时候的事情,易烊千玺总是如数家珍。当回忆涌上心头,他泛着泪光说着:“我最热气腾腾、最有活力的,就是在昌平那六年,小学那会儿。”
未成名前,易烊千玺幻想过长大后只拿着三四千块工资的生活;十七八岁的时候,他也想象过,不在娱乐圈里的生活。易烊千玺也曾在工作中累到不行,任性地想着“我不想做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打消了,他知道不可能。
年少成名,是荣光,亦是枷锁。一路起来,易烊千玺身上背负着注视与期待,人们看着他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蜕变与成长。从60分到80分的进步总是令人欣喜,但手持100分的成绩单,若丢失1分便是坠落。已然站得很高,尤需格外清醒。
摘自《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