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夜幕降临,微雨冷风,走在室外还能感觉到几丝冬季的寒意,市文化馆内却热火朝天,一间间教室坐满了人,显得异常热闹。当晚是“百姓课堂”2024年度开班的第一次课。一帮成年人下班后聚集于此,用五花八门的课程解锁充实夜生活,满足对于“诗与远方”的追求。
成年人报兴趣班
热门课程一座难求
美妆(生活妆容),16个名额,4秒抢空;新增10个名额,3秒就没;八段锦,30个名额,6秒抢空;加开一班,24个名额,用时7秒,也被一抢而空……这是不久前市文化馆2024年“百姓课堂”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开放线上报名后,几个热门课程被全部报满的速度。不少网友感叹:“抢个‘百姓课堂’的课,比抢演唱会门票还难!”
距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学员施斌斌已早早赶到教室。白天,他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员工,下午5点下班,迅速吃完晚饭,便驱车赶到了市文化馆,变身为美妆(生活妆容)班里唯一的男学员。“我是通过同事玉婷知道市文化馆的‘百姓课堂’有免费的兴趣班可以上。”作为汉服爱好者,他平时对化妆、古琴很感兴趣,这次和同事凭借手速,都幸运地抢到了美妆课,“自己对着镜子琢磨半天,还不如老师面对面教一两个小时。”
美妆(生活妆容)教师罗超拥有10余年的化妆从业经验。“我从去年开始在‘百姓课堂’开班上课,学生从20多岁到50多岁都有,主要教大家化生活妆,平时上班、见朋友都可以用得上。”她说,第一次课讲护肤、底妆、彩妆等基础知识,后面基本以现场示范、指导为主,“课上认真学,课后有空多练练,相信经过6次课,大家给自己化起妆来定能得心应手。”
一楼共享大厅,身着轻便运动装的一众学员纵横排开,跟着陈何娜老师一起跳起燃脂操。一堂课下来,学员们基本能跟着老师跳完一曲3分多钟的《哎哟我的姑娘》。“往年在镇村上课,学员年龄基本在40岁至70岁。去年开始在文化馆本部上课,教的多是成品有氧舞蹈,适合锻炼,也可以上台作为节目表演。”她说,“今年开了燃脂操,因为运动强度相对大一些,所以学员更年轻点,集中在20多岁至50岁的样子。今天第一次上课,只见到五六个去年的老面孔,一问老学员都说没能抢到今年的课。”
“学习搭子”结伴行
丰富平淡的业余生活
记者发现,来上课的学员多是结伴而来,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或有“学习搭子”。
水彩画初级班教室外,一名穿着校服的女孩搬了条凳子靠墙坐着,正在乐呵呵地顾自看着动画片,她说她是陪妈妈来上兴趣班的。教室里,第一次接触水彩画的冯女士坐在最后排,正在学着涂鸦花瓣。冯女士是一名公务员,孩子今年上大学了,觉得下班后无聊,就给自己安排上了兴趣课。“是朋友告诉我的,在文化馆的微信公众号上盯了好久。看到预告后提前定了闹钟,掐着点进去抢到的课。”她说,“朋友也抢到了,两个人一起,学起来比较有意思。”
教水彩画的是新浦镇初级中学教师沈迪厅。“我从2019年开始在文化馆‘百姓课堂’教课,每年备课都会根据新潮流和新学生年龄层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化,今年打算教大家各种花卉的画法。”沈老师说,“历年的学生中,有些从‘小白’开始学习却进步神速。这些成年人学员基本都学得很认真,上课认真互动,让我很有成就感。”
8点多,第二班八段锦的课程还没结束。教室外,华先生手提二胡琴盒,站在门外等着。“我在等我老婆。”华先生告诉记者,家里经营私企,两个孩子,大的已上大学,小的上初中寄宿在校。为了充实业余生活,今年跟妻子分别报上了“百姓课堂”的二胡和八段锦,每周一次课。“我没有乐器基础,今天上了第一堂课,拉出来的声音感觉跟弹棉花差不多,需要继续加油。”他觉得,通过一年的学习,入门应该没问题,希望最终能学会《二泉映月》,今后有机会开家庭音乐会。
公益培训夜课堂
让“文艺月光”照进心房
自2010年,市文化馆便向全社会推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百姓课堂”。以“纯公益、零门槛、广参与”作为准则,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弱势群体”作为培训方向,实现公民对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从开办至今,“百姓课堂”每年培训近1500余课时,涵盖音乐、美术、舞蹈、手工艺等各个艺术门类,近年来,累计服务已达上百万人次。
为让广大群众享受更高效、优质的文化服务。今年,“百姓课堂”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再次加大力度推出更丰富的培训课程,本部上半年共开设23个班级,吸纳500余名学员,其中,新增设八段锦、燃脂操、古典舞、版画、农民画5个艺术门类。
今年的课程受到了更多市民的热烈欢迎。面向18周岁至65周岁(部分课程至55周岁)的年龄设定,让没有“老年大学”和“青少年宫”可上的中青年群体,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能拥抱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沉浸式享受文艺的“月光”。
当然“一老一小”的公益培训格局也还是会得到有效兼顾。记者了解到,“百姓课堂”本部培训将继续开设暑期课程,如少儿吉他、古筝、创意美术、课本剧等。此外,还将持续推出“八进”公益文化艺术培训活动,“进镇村”“进文化礼堂”“进十五分钟品质文化圈”“进学校”“进特殊群体”“进机关”“进军营”“进企业”扩大公益培训覆盖面,将培训普及面由本部延伸至全市各个区域。
■全媒体记者 陆超群
通讯员 陈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