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为“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前天,天气晴朗,胜山镇胜南村的村民早早地聚集在村文化礼堂,期待即将进行的一场科普表演。
下午两点,活动正式开始。来自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带来了一场精心编排的心理情景剧。他们通过生动的表演,展现了现代人常见的睡眠问题:一名白领因为工作压力大,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从而导致白天精神恍惚,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同时也对睡眠障碍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我平时睡眠还好,就是心里藏不住事,但凡有点事情,当天就会睡不好。半夜一两点醒了后,就只能睁着眼睛等天亮。原本想着没什么大不了,听了医生的话,才知道要重视。”一说起这次科普,村民郑大姐连连表示满意,“医生还讲了很多生活作息、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教我们怎么有一个好睡眠,我回家去试试。”
情景剧结束后,医生们趁热打铁,开始了一场深入浅出的科普讲座。当前社会节奏加快,焦虑情绪普遍上升,由此引发的失眠问题也日益严重。很多人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而长时间的失眠又会进一步加重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希望通过情景剧的演绎,让老百姓更直观地认识到睡眠问题的重要性,能够尽早发现,尽早干预,从而享有健康睡眠。”主讲人该院精防科科长吴鑫琦强调,如果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仍无法入睡,每周3次以上,连续超过1个月,就应该考虑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睡眠状况。心理干预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放松训练、认知调整等方法,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焦虑,改善睡眠质量。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来辅助治疗。
■全媒体记者 冯梦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