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龚益
通讯员 卢汐
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发布通报,《慈溪市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成功入选省级“141X”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第一批典型案例,系宁波市唯一入选项目,这标志着我市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工作成果获得省级层面认可,为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了示范。
“该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后,我市组织编制并批复的首部空间类综合专项规划。”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空间规划科负责人戎佳介绍,该规划有效衔接了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的已编、在编专项规划,形成了覆盖市本级规划范围的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一张图”,为全市相关设施的精准落地提供了依据和指引,也为后续专项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在重点建设的邵逸夫医院宁波院区项目,是该专项规划推动重大民生项目落地的具体体现。该医院建成投用后,将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有力激活西潮塘板块发展潜力,成为区域开发新引擎。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坚持规划引领,聚焦“城市提能、产业提档、民生提级、生态提质”,深化规划研究,统筹推进规划编制与实施,全力助推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建设。该局以中心城区发展战略研究和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依托,系统梳理重要轴线廊道、内外通道等空间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的区域发展骨架。同时,充分衔接市发改局前期项目库,以“需求”为导向,协同各镇(街道)及相关用地单位,全面摸排梳理年度及三年重点项目,形成项目储备库。“针对项目清单,通过开展规划符合性、用地规模匹配性等综合研判,我们及时做好规划覆盖及调整工作,切实保障重大项目进度。”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项目储备库内272个项目新开工105个,用地规模达2.2万亩,均已落实用地保障。
在推动规划编制实施科学化、高效化的同时,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还围绕空间底线、结构、品质等关键要素,构建了涵盖3大类、12小项、35个具体指标的规划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对各类指标年度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研判,精准把握城市发展态势,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本年度我市10项约束性指标均符合规划目标和上级要求,预期性指标基本符合规划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