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平衡术手艺,让王业坤被“粉丝”称为“牛顿管不住的人”。最近,他的视频被网友传到海外网站,引得一众“洋粉丝”啧啧称奇,甚至想来中国向他学艺。
重拾旧梦
在抖音上,39岁的王业坤已有147万名粉丝。但在三年前,他还是当地一个寂寂无名的普通农民,农忙之余在村里接点水电安装的活,一家三口的小日子倒也过得其乐融融。
波澜起于2017年的春天。他的儿子从抖音学了一个魔术,回家表演给他看,这让王业坤豁然省悟:“这种小手艺还有人爱看?我也可以试试!”
王业坤上学时最喜欢物理,尤其喜欢琢磨“钢笔为什么只能横着放”“椅子能不能一条腿立起来”之类的问题,常常动手摸索。他意识到这门闲置了十几年的小手艺可能会受欢迎,于是毫不犹豫地重新开始练习。
“天天练,一扎进去就出不来了,活都不干了。”村里很多人认为王业坤不务正业,妻子吕海芹虽然嘴上没说,但也一肚子意见。“最初那一年,我们过得坎坎坷坷,家里小矛盾可没少闹。”
挣不到钱,还要花钱买道具。“一个立高脚杯的视频,就摔了我一箱杯子。”王业坤家的院子里,堆着一堆碎酒瓶、酒杯,这只是他表演失败的部分“战果”。他最常用于充当支点的啤酒瓶,摔得也最多。“朋友们的酒瓶都要来了,我还找收破烂的人买,200块钱的酒瓶差不多够用一个月。”
“打破点酒瓶子也就算了,他连冰箱、洗衣机也盯上了。”让吕海芹心疼不已的是,王业坤为了挑战更高难度,家里的洗衣机、缝纫机、沙发、冰箱、摩托车等值钱的大物件,只要能搬动的他都试了个遍,也差不多摔了个遍。尤其那台缝纫机,是王业坤母亲的嫁妆,摔坏后好不容易才修好。
走红网络
“欢迎来到坤哥的直播间,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这场直播,我给大家表演五个节目。”补光灯照射下,平素话语不多的王业坤侃侃而谈。
打完招呼,他随手拿出三个玻璃汽水瓶。不到半分钟,两个瓶子摆出一个“>”的姿态,稳稳当当地“躺”在了第三个瓶子的瓶口上。这种难度的表演,王业坤已经手到擒来。
经过两三年时间的练习和表演,王业坤已在账号里发布1100多个与平衡术有关的作品,单个视频最高点赞量300多万次;拍摄内容也由单个物体的平衡,升级为多个物体的组合平衡甚至动态平衡,造型也越来越丰富。妻子和儿子已经成为他的助手,儿子还不时成为他的“道具”。
为回应质疑,他添加了过程拍摄,甚至还加上了失败的过程。没想到,失败的花絮反而比成功的结果点赞更多。
宠辱不惊
在小支点上立起大物件,物理学原理是杠杆作用和重力产生的静摩擦力,微妙在毫厘之间。“利用物体的重力以及物体间的摩擦力,慢慢找平衡点。”他说,这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然而,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记者在他的指导下,现场试验在啤酒瓶上立自行车,但四次试验均以失败告终。即便是王业坤自己,复杂造型的失败率也在80%以上。他耗时最长的一次视频拍摄,用了6个小时。
“不管用多长时间,心态始终要平和。”
王业坤说,造型越复杂,平衡越微妙。很多作品完成之后,风一吹就倒;甚至连心跳和呼吸,也可能会对寻找平衡形成干扰。
“所有的成果都是一次次失败后,仍旧坚持下来的结果。”王业坤说,“我希望作品可以向人们传递科学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勇气,传递更多正能量。”
记者采访时正值烈日当头,王业坤喊来儿子王勤宁演示用一条椅子腿坐人。反复尝试的20多分钟里,王勤宁满头大汗,但是始终拿着书一动不动。
天气炎热加上飞虫干扰,这次演示最终没能成功。但王业坤说,他满意儿子的态度。“他有耐心,再苦也能坚持,这种品格是他宝贵的人生财富。”
去年起,王业坤不再满足于仅仅完成平衡,他将重点放在了动态干扰条件下的平衡上:往茶壶中倒饮料、转动洗衣机滚筒、悬挂转动的香瓜或者酒瓶,让这些干扰成为平衡的一部分,作品让观众惊叹不已。
前不久,新华社将他的故事和技艺转发到海外社交平台,引得英国、巴西等国家的媒体慕名而来。
尽管成了“网红”、收入水涨船高,但创作时的平和心态也延伸到了王业坤的生活中:他照常下地干活,照常和三五朋友小聚。他说:“我打算在城里给儿子买套房子,但我自己就住村里,哪都不去。”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