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郑琳
通讯员 赵依丹 傅钦云
本报讯 如今,在老城区背街小巷中,多家日料小酒馆和外卖餐饮店悄然兴起。但老城区的背街小巷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餐饮油烟、经营噪音、环境卫生、燃气使用安全、食品安全等成了“老大难”问题,直接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连日来,我市以“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持续深化“综合查一次”,对照“七张问题清单”工作,及时治理规范背街小巷中新兴的日料小酒馆和外卖餐饮店,提升老城区颜值,守护好城市“脉络”。
通过“综合查一次”平台,在导入市场监管部门店铺登记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日常巡查,构建辖区店铺执法数据库,特别是对设立在背街小巷、居民区内的餐饮店,每一户都建立了电子档案。记者看到,电子档案涵盖了店门牌、营业执照、燃气使用安全、油烟净化器安装、净化器清洗记录、检查和执法记录等内容,方便在执法中立即调取到历史检查情况、相关现场检查图片和该店备案时的所有有效信息。
“依托大综合一体化,联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多个职能部门,全面梳理燃气安全、油烟排放、垃圾分类、食品安全、污水排放等多个领域事项,做到多个问题‘一张表单查到底’。”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专项行动和日常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常态化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对现场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放《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要求责任人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毕,并落实“回头看”,确保问题闭环解决。据统计,今年以来已出动执法人员230余人次,摸清背街小巷小餐饮单位家底152家,完成检查152家,现场整改问题90余个,立案查处60余件。
“背街小巷的管理水平,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序推进老城区市容秩序提升,让一家家有颜值、有文蕴、更有温度的新兴小餐饮店为我市老城区不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