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上林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陆燕青 简荷
~~~——《慈溪文化》创作研讨会侧记
~~~
~~~金幼萼
2024年01月10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文学为名 应杜湖之约
陆燕青 简荷

  流水潺潺,星光熠熠,杜湖之畔迎来一场文学盛事。第五届、六届池幼章·杜湖文学奖颁奖典礼日前在观海卫举行。来自北京、河南、陕西、山西、上海、浙江等地的40多位作者获得了此奖项。

  《杜湖》杂志创刊于1957年,后因故停刊,2010年复刊,是观海卫文联、杜湖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文学季刊。池幼章·杜湖文学奖是《杜湖》创始人、《杜湖》首任主编池幼章先生出资,由浙江文学院、观海卫镇人民政府、《杜湖》杂志社联合设立的奖项。此次颁奖,池幼章先生的儿子池晶冰和儿媳陈敏军出席了活动。

  杜湖之畔 闪耀璀璨星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位作者都通过自己的观察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反映身边的变化。散文《离岛》写了离岛人们的生活状况;杭州诗人詹黎平的组诗《鸣鹤古镇》描摹了千年古镇的秀丽风光和丰厚人文;宁波诗人高鹏程的组诗《慈溪印象》赞美了慈溪的风土人情和蓬勃生机;慈溪作者沈银华的散文《杜湖旧事》勾起了大家久远的回忆和浓郁的乡愁……

  第五届和第六届杜湖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都是于2018年至2021年发表在《杜湖》杂志上的作品,共有46名作者分别摘得作品奖、蓓蕾奖和伯乐奖。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等多个类别。

  张全有中篇小说《风铃棘》、俞妍短篇小说《橘子灯》、赵淑萍微小说《馒头王》、陈峰散文《乡间野趣》、于洛笛散文《桑切斯与多多》、潘玉毅散文《在岱山,做一位闲云野鹤》、阿门组诗《中年心迹》、关岛组诗《天海之上》、詹黎平组诗《鸣鹤古镇》、蒋建伟评论《中国散文的气度》、翁亚尼《怀念王愿坚》、李金波《书画装裱师的典雅收藏》等12件作品获得第五届池幼章·杜湖文学奖作品奖。

  许仙中篇小说《悦见山》、刘万里中篇小说《小美好》、江陵雨短篇小说《阿娟的故事》、沈银华散文《杜湖旧事》、沈碧荷散文《甜香流淌的小弄》、厉敏散文《离岛》、高鹏程组诗《慈溪印象》、张敏华组诗《给父亲》、沈渊组诗《沈渊的诗》、莫非的《观海卫大茗岙虞洪遇仙》、陆燕青的《138个地名讲述慈溪故事》、梁方圆《红色楷模精神》等12件作品获得第六届池幼章·杜湖文学奖作品奖。

  另有佟淑媛、俞熙涵等20人获蓓蕾奖。《小小说选刊》杂志社的秦俑和《文学港》杂志社的陈柳伊分别获第五届和第六届的伯乐奖。

  父子接力 赓续文学梦想

  因为池幼章先生,才有了杜湖文学奖的设立。他是《杜湖》杂志创刊人、首任主编,也是杜湖文学奖的出资人,为无数文学青年搭建起逐梦的舞台。

  池幼章,1936年出生在台州黄岩,1954年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慈溪工作。爱好文学的他,早在高中时期就发表过作品,参加工作后陆续在《宁波大众》《浙江日报》《浙江文艺》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957年春,《杜湖》月刊在繁荣文学的号召下成功创刊,池幼章成为首任主编,后因故停刊。

  2010年《杜湖》复刊,池幼章听到消息后特别激动并开始关注《杜湖》的成长。2012年,池幼章出资设立两年一届的池幼章·杜湖文学奖,鼓励年轻人追求文学梦。他告诉年轻的一代:“干一件事贵在坚持,一个人的一生应该坚持做好一件事情,这样他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这些年,《杜湖》杂志的内容更加丰富,常设栏目有卷首语、小说、散文、纪实、诗歌、评论、文史、蓓蕾、书画影、乡贤集等;影响力持续提升,曾获省文化厅群文报刊一等奖、宁波市文联期刊联盟优秀刊物奖和最佳人气奖,已经成为作家们学习交流的桥梁,也是艺术家、批评家展示艺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

  2021年7月10日,池幼章因病逝世,享年86岁。作为浙江利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把企业交给了下一代,也把文学梦传递给了下一代。“父亲一生坎坷,但对文学是一以贯之的喜爱。”池晶冰说,父亲十六七岁就写小说,后来做了18年的中学老师。那时候,家里条件很艰苦,父亲卖过柴火、卖过炭、养过牛羊,后来创办了企业,与鲁冠球、冯根生等是同时代的企业家。池晶冰表示,只要有能力就要坚持办下去。企业要办下去,文学奖要办下去,杜湖文学奖也将继续下去。

  文化传承 书写浙江故事

  “杜湖,一个美丽的地方;《杜湖》,一本刊物的名称。有杜湖的观海卫镇,文化底蕴丰厚,文艺氛围浓厚。它不仅是观海卫镇的文化名片,更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学活动品牌。”来自海宁的诗人阿门说,文学因情怀而高尚,生命因梦想而精彩,杜湖文学奖到目前已经举办六届,相信它会成就更多人的梦想。

  浙江文学院院长程士庆说,慈溪基层的文学氛围非常浓厚,有一大批传播文学种子的基层文学工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一个报告中说,文学创作的源头在基层,文学工作的源头也在基层,特别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力量也在基层。慈溪的杜湖文学奖和《杜湖》杂志,评选作品的范围,包括刊登的作品,不局限于地方与写法,有自己的想法,为浙江汇聚优质文学资源、提升浙江文学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委书记易炼红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何以“是浙江”、何以“兴浙江”、何以“最浙江”,希望《杜湖》杂志和广大的作者朋友用作品来回答这个时代之问、浙江之问,书写好浙江故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要闻
   第A04版:城事
   第A05版:专版
   第A06版:上林湖
   第A07版:金融广场
   第A08版:天下
   第A23版:慈溪人大
以文学为名 应杜湖之约
最好的时光
盛世江山(国画) 沈国昌
雪悄悄地来过(组诗)
慈溪日报上林湖A06以文学为名 应杜湖之约 2024-01-10 2 2024年01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