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让“菜篮子”更智慧更安全~~~
~~~市医保局提醒:如非必要,请参保人员避开暂停期就医购药
~~~
~~~
政企联手助就业——~~~
装有油烟净化装置为何仍然排放超标?~~~
多措并举 敲门入户~~~
~~~
2022年02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措并举 敲门入户
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进商铺

  ■全媒体记者 郑琳

  通讯员 张应沛 徐思蕾

  本报讯 “丢垃圾,不着急,垃圾桶前看仔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随着音乐响起,杜付革等5位环卫师傅身穿统一的服装,戴着头盔和口罩,驾驶着垃圾收运车,从峙山垃圾中转站出发,分5条线路开始沿街店铺分类垃圾的收运。

  记者看到,每辆收集车上配有黑桶(其他垃圾)3个、绿桶(厨余垃圾)1个,间隔40米左右停车两分钟,方便商家就近投放。环卫师傅对投放垃圾进行检查,并指导分类不正确的商家完成精准分类,从源头把控好分类质量。记者了解到,浒山街道属于老城区,辖区内有主要街道31条,沿街商铺2673家,不少商户习惯把店内垃圾装袋后放在店外果壳箱、行道树下,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和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针对这个情况,街道拆除了沿街果壳箱,对辖区内店铺进行梳理、排摸、调研,分析业态特点,测算垃圾产生量配置5辆集运车,划定清运路线,确定一天收运两次的运营模式。在排摸的同时,开展分类方法常识宣传、法制宣传,并发放分类垃圾桶。“这是件大好事,既美化了环境,也方便了我们商户,我们要更主动地提前把垃圾分好类。”商户闫先生表示支持。

  沿街商铺的垃圾分类质量因商户配合意愿低、店铺营业时间不一、人员流动性大等主客观原因,一直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短板。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市以沿街商铺精准化投放路建设为契机,依托镇(街道)、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及相关行业单位,联合探索新方法、投入新设备,着力推进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分类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

  以数字化建设和智慧城镇治理为抓手,长河镇试点市场化运营,创新引入“环卫保洁+以桶换桶+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四网融合环卫一体化的智慧管理运作模式,有效减少人力物力投入,切实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全过程助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据悉,该模式由第三方公司开展智慧化管理,每间商铺固定一个二维码,二维码包含商户基本信息、打分功能等。垃圾收运人员上门收运垃圾时扫描二维码,确定户主信息并对分类垃圾进行破袋检查、评分、称重、拍照,相关数据接入“四网融合”系统,实现管理及时化、垃圾可溯源。评分系统按月统计,每月排名前十的商户可获得相应物资奖励,进一步激发商户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通过在作业车辆上安装GPS车载模块,可实时获得GPS动态坐标数据,实现对收运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上门收运服务到位。长河镇启动的环卫一体化项目是尝试现代环卫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沿街商铺生活垃圾纳入“四网融合”平台,真正实现“一网打尽”。

  自工作推进以来,各镇(街道)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方式方法,亮点频出:龙山镇成立沿街店铺垃圾分类工作小组,环卫、督查、综合执法等五组“五力合并”,明确任务分工、及时调度、掌握分类动态,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分类宣传;掌起镇狠抓源头分类质量,以“分类一平米”为主题,呼吁商户带头参与垃圾分类,促进习惯养成,并实现镇域内的便民商贸圈共计680余家沿街店铺垃圾分类的提速、提质、提效;逍林镇明确区块责任推动模式建设,针对重点对象精准宣教,执法倒逼促进习惯养成,从而建立长效机制。

  目前,全市共有50余条道路的沿街店铺生活垃圾实行上门收运。市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上门收运范围,延伸精准化道路,发动更广泛的商户积极参与,营造社会全体开展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视点
   第A04版:天下
   第A05版:桥城快报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健康慈溪
   第A08版:专版
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实现数智惠民
2月18日至28日暂停所有医保经办业务
明月湖畔共庆共享环创人的别样团圆
乡村“复兴少年宫” 孩子成长新乐园
残障女孩新年暖心上岗
横河一烤羊店因过于“油腻”被立案
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进商铺
爱心共聚暖心房
慈溪日报要闻A02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进商铺 2022-02-17 2 2022年02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