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海地文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02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间风雅》序
童银舫

  在洪丕谟先生逝世十八周年之际,慈溪市博物馆将洪夫人姜玉珍老师捐赠的名家书画篆刻作品精选出版,这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现任馆长洪甜女史命我撰序,曾让我为难。一是觉得没资格,二是怕写不好。后来接到姜老师电话,才知叫我写序是她的主意,我只得从命。

  洪丕谟先生是慈溪县洪塘人,1940年11月13日生于上海。其父洪洁求曾留学法国,为上海外语学院法语教授,而洪洁求的外祖父就是晚清浙东著名书法家梅调鼎。堪称芝兰有根,醴泉有源。洪先生十九岁拜老中医廖慕韩为师,行医二十载,与海上文人诸如丰子恺、张大壮、沈柔坚、钱君匋、朱屺瞻、周慧珺等成知交。1981年毅然弃医从文,应聘进入华东政法学院从事写作、古文教学和古籍整理工作,后晋升为副教授、教授。

  1984年10月,妻子徐凤妹病逝,让洪先生备尝人生之悲苦。为了寻求解脱,开始了读经礼佛生涯。1986年元月,天赐良缘,他与上海青年女教师姜玉珍结成连理,伉俪情笃,传为佳话。其后平均每年有五六部新著出版,姜玉珍更是他在事业上的助手和合作者,夫妻俩还合著出版了《古代女性世界》《结婚十年》等多部著作,他的写作生涯驶入了“快车道”,在读书界卷起一股“洪氏旋风”。他在学术研究和写作生涯中,无一不究,堪称通人,一生著述百余种,达二千万言。而他的书法,融豪气、清气、逸气、静气、书卷气于一体,人称“洪体”而独步书坛。然天妒奇才,2005年5月22日,洪先生走完了他那绚丽多姿的65年的人生之路。其传已载入《慈溪市志》、新编《宁波市志》和《浙江通志》。

  洪丕谟先生生前对家乡充满感情,曾于2002年在慈溪举行“敬乡书画展”,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在开幕式上,市长还聘请他为市政府文化顾问。随后,市政府决定筹建洪丕谟书法馆。2004年,洪先生向慈溪市博物馆捐献自己的书法珍品三十幅,印章、著作若干。他去世后,姜老师遵照其遗愿,向家乡捐赠了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书法精品七十幅。2008年,百幅书法精品在慈溪市博物馆展出,并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洪丕谟书法精品集》。2012年和2019年,姜老师又捐献洪先生珍藏的名人书画篆刻精品及手稿等,累计捐赠达一千三四百件。这是何等的气度与胸襟?也充分表达了她对洪先生及其家乡的真挚感情和无私奉献精神。

  2019年11月14日,位于慈溪市博物馆新馆的洪丕谟艺术馆开馆,同时常年举办“百尺竿头 坐看云起——洪丕谟先生成就展”,全面展示了洪先生在书画艺术、文学创作、佛学与道教、医学和教育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

  我与洪丕谟先生相识将近二十年,洪先生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亲人般的温暖。可以这么说,我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他的教诲和指引。洪先生的书法艺术、学术专著为社会各界所喜爱,所钦佩,他的人品更为大家所仰慕。在他的身上,既有传统知识分子谦恭、正直、知行合一的一面,又有艺术家追求完美、突出个性、不断超越的一面。他的勤勉、豁达、博学和卓越的才艺,可谓高山景行。

  2021年11月,我将洪先生生前历次赏赐的五十部书稿和三十部校样全部转赠给慈溪市博物馆(洪丕谟艺术馆)永久收藏,以便学者研究。

  我们期待洪丕谟艺术馆成为洪丕谟艺术的传播中心和研究基地,这是对洪丕谟先生最好的纪念和回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海地文脉
   第A03版:天下
   第A04版:视点
南明鲁监国政权 与慈溪地域
《世间风雅》序
杨贤江的 浙一师毕业纪念照
慈溪日报海地文脉A02《世间风雅》序 2024-03-02 2 2024年03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