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上林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天去看花海
周 青

  冬天,我们去看花海。

  花海的花是不喜欢冬天的,冬天的花海是成不了海的。

  只是因为车行途中的一次不经意间的瞥见,触及了一份曾经向往却还未实现的淡紫色的期盼,车就这样循着路标拐进了这个被命名为“花海”的似曾相识却又极其陌生的风景区。

  偌大的停车场,显得极其的空旷、寂寥,即使在有和风的暖阳下。迎接我们的,是除夕夜烟花爆竹升腾起的欢乐与绚丽散落下来的残迹,以及冷不丁爆出的一两声当时不曾发声此时却在车轮碾过时被突然惊醒的小摔炮响亮的噼啪声。

  两位清洁工人正在漫不经心地清扫着战场,见到我们,很是惊讶。弄清我们是来看花海的,很不以为然地撇了一下嘴:大冬天哪有什么花海。听得出来,那语气里明显带有一丝温和的揶揄。

  大冬天的,确实没有花,也看不到“海”,有的只是成片成片的荒芜。但既然来了,还是得转转,或许会有别样的滋味。

  停车场北边是一个大看台,铺着的木板已显得相当陈旧。登上台子,靠着北边的栏杆,往下看,便是一条小河,河水是清浅的,但河中的水草是枯黄的,也是杂乱的,即使长在水里,也全然给不了一点点丝滑柔顺的感觉。

  小河对面是一条马路,马路北面,便是所谓的花海。据说这花海是由眼前这块将近四百亩的闲置用地开发形成的,西侧种植的纯是马鞭草,花开时节,呈现的是一片淡紫色的梦幻与浪漫;东侧则是以波斯菊为主打的混合花海,热闹之时,橘红橙黄,争妍竞艳。每年的五六月份,便是赏花的最佳时节。熙攘的人群,让空气中的每一个分子都盈满欢欣,那闹腾的场景堪比刘禹锡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中所描述的。

  可此时的花海,没有一丝让人激动、让人兴奋的波澜,枯黄俨然成了这里的主色调,杂乱便是此时的总印象。

  听不到欢乐的涛声,看不见梦幻的色彩。这看似意料之中的失落,却带给我们一样宝贵的东西,让此时的我们能够真实地触摸和拥有,这东西就是一种特殊的感觉,一份难得的心境。如果用一个字来关联,那就是——静。环境是幽静的,气氛是安静的,内心是恬静的……

  就这样静静地站着,静静地看着——

  低头俯视,寂静的小河里,我看到了一个移动的小黑点,那是一只看不清形貌的很容易被眼睛忽略的灰黑色小鸟,在枯黄杂乱的水草间,轻巧地跳跃。偶尔被微漾的水波激起的几声清亮的鸣叫声里,分明带着几许的闲适。这情境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王维诗中的那一只在空寂的春山中被月色惊醒的“时鸣春涧中”的山鸟。如果没有闲静的心情,哪会有这一番细腻的捕捉?

  抬头仰望,纯蓝的天空中,已有两三只风筝,恰好有幸赶上这冬日里的和畅惠风,俏皮地嬉戏着,乘风翻飞着。虽还未到放风筝的季节,这两三只风筝,在茫无边际的天空中显得很是孤单寂寞、不合群,却实在是显露出难得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由空中传送下来的悠闲愉悦丝毫不亚于苏轼与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时,遇见似水中藻荇般的月下竹柏影时,引发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心境。

  放眼远望,我仿佛听到了褐色土地中许许多多的老根错综复杂的呼吸,仿佛看到了残枝败叶下大大小小的嫩芽跃跃欲试的萌动。眼前,开始有一张纯真无邪的笑脸轻轻晃动,不一会晃动成一株“节生紫花,如马鞭节”的草花,继而,两株,三株……眨眼间,成片成片的紫色,开始摇曳,向左,向右,由近及远,向四面八方一圈一圈荡漾开去,瞬间幻化成一片跳跃着涌动着的海,一片优雅、柔美、浪漫、梦幻一般的淡紫色的海。

  恍惚间,感觉自己已置身其中,闻闻这朵,抚抚那朵。

  就在这一刻,我感受到了“静”的巨大能量。静能生定,定能生慧。闲情逸趣从静中飘飘然而来,愉悦心情从静中悄悄然滋生,奇思妙想从静中蒸蒸然升腾。亦真亦幻中,我明白了:即使不消残酒,李清照也能在静听雨疏风骤后,隔帘就感受到海棠花的细微变化,从而发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美妙嗔怪;我也明白了:即使遭遇贬谪,范仲淹仍能在静观平面的《洞庭晚秋图》后,想象出洞庭湖或淫雨霏霏或春和景明时的万千气象,从而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哲学思考。

  静中,我听到了内心的声音:静能生花,静能成海。冬天的花海一样可以有花,冬天的花海一样可以成海。

  这个冬天,我们去看花海。我见到了花,也见到了海。那份淡紫色的期盼,终于在这个静静的冬天里,成了美丽的现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城事
   第A03版:上林湖
   第A04版:天下
一枝梅
千峰翠色满湖山
春访兰溪于街“耕读居”
冬天去看花海
慈溪日报上林湖A03冬天去看花海 2024-03-05 2 2024年03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