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视觉行为占据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干眼的人越来越多,干眼产生的不适给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干眼简单地说就是眼球表面干涩。”市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集团(市红十字医院)眼科医生孙宏策说,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从小朋友到老年人,各年龄层都有干眼患者。干燥、痒、异物感、黏着感、烧灼、畏光、流泪、刺痛等眼表症状,很可能就是干眼。国际泪膜和眼表协会干眼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世界人群同时具备症状和体征的干眼患病率为5%-50%,而使用手机、电脑等视频终端的用户干眼患病率高达58.6%。
为什么会引发干眼呢?孙医生说,正常情况下,眼睛黑眼珠表面存在一层看不见的泪膜,使得眼睛处于湿润状态。这层看不见的膜由三层组成:最表面的一层是油脂(由睑板腺分泌),中间是水(由副泪腺分泌),里面紧贴黑珠子的是黏蛋白(由结膜杯状细胞分泌)。其中任何一层的质和(或)量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泪膜结构不稳定,使得泪膜容易破裂不完整(正常可以完整保持10秒钟以上),引起干眼。
得了干眼需要去医院看看是哪一层泪膜质量不好,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干眼治疗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如果检查发现最里面的黏蛋白层不健康,可以使用促进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的眼药水等;如果是中间的水液层缺乏,可以使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等;如果最外面的油脂层减少,那就要通过理疗、用药等各种手段促进睑板腺分泌油脂。医生还常常建议配合居家热敷和(或)冷敷。有人觉得很奇怪,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治疗起来不互相冲突吗?事实上,热敷和(或)冷敷的确都可以帮助缓解干眼。
那么,热敷或冷敷怎么选用呢?如果是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性干眼可以选热敷。热敷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加速局部代谢,促进炎症的吸收。热敷还可以加热及溶解睑脂,让粘稠度高的固态睑脂变成具有流动性的液态睑脂,减轻睑板腺的堵塞,同时促进腺体周围的血液循环。
如果是对于泪液分泌减少的干眼症,可以选冷敷。眼表存在一个感受冷刺激的受体,也叫做冷受体。眼表冷敷可以激活冷受体,通过神经反射弧提高眨眼次数,增加泪液的分泌。
如果是上述两种兼有的混合性干眼,可以选择先热敷软化睑脂促进排出,避免泪水过快蒸发,再冷敷刺激冷受体促进泪液分泌。
居家热敷,建议睑板腺的温度达到40-45℃,保持10-15分钟,可以选择热毛巾、热敷眼罩、加热蒸汽罩等。使用热毛巾热敷因温度做不到相对恒定,一般需重复3-5次,持续10-15分钟即可;使用热敷眼罩、加热蒸汽罩,要选择温度恒定在40-45℃的可靠产品,每次使用10-15分钟。
居家冷敷可以选择冷毛巾、医用冷敷贴等。避免使用冰袋或者冰块直接进行冷敷。使用冷毛巾的温度不宜过冷,避免皮肤冻伤;推荐使用医用冷敷贴,相对安全卫生,持续10-15分钟即可。
敷眼时还要注意使用的毛巾或相关产品的卫生,避免感染;注意手卫生,敷眼前要清洁眼部与面部;敷眼时,应闭上眼睛,避免液体入眼;温度不能过热或过冷,无法耐受时应马上停止。
对于眼部有活动性出血、表皮破溃、眼表感染、过敏发作等情况时,注意不能进行热敷。冷过敏、类风湿关节炎、雷诺综合征等患者都不宜进行冷敷。当出现皮肤苍白、感觉麻木时应立即停止冷敷。
孙医生提醒,无论冷敷还是热敷,虽然能缓解干眼的一些不适症状,但并非等于治愈了疾病。随着手机、电脑等视频终端使用的常态化,还需要调整用眼习惯,注意休息。如果干眼严重,建议到医院进行针对性检查和治疗。
■全媒体记者 高关
通讯员 徐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