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儿童性早熟问题愈发严重,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统计,中国儿童性早熟发病率逐年递增,近两年到医院就诊的性早熟病人数量较10年前增长了3-4倍,全国发病率约为1-3%,浙江省发病率更是高达3%左右。性早熟对孩子的身心及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
什么是性早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余跃帅解释道,性早熟是指女童在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童在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的现象。如今,来医院看性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不少家长对性早熟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过度焦虑或忽视两种极端态度,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不利。
性早熟的具体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生活方式、家庭氛围、社会环境、基因突变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是临床发现,营养过剩和过度进补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因素之一。余医生表示,前不久门诊接诊了一名13岁的女孩,身高仅150厘米。孩子母亲说,女儿前几年长得特别好,今年不长了。经检查发现,该女孩因长期营养过剩,导致骨骺基本闭合,身高发育停滞。因为父母都不高,女孩的母亲为了让孩子长高,每天给孩子提供大量高蛋白食物和保健品。9岁多身高145厘米,远远高于同龄人,比正常身高值高出2个标准差。孩子母亲还以为自己的方法奏效了,还很窃喜。因为营养过剩,女孩10岁不到来例假了,生长速率明显变慢,去年一年没长了。结果适得其反,导致孩子性早熟,身高受损。
中枢性性早熟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提前进入青春期,提前出现身高线性加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蹿个儿”,同时这些孩子的骨龄增长也在加速。所以比同龄的孩子骨龄进展快,而骨龄进展快则意味着骨骺提前闭合,生长提前终止。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性早熟孩子比同龄孩子个子高,但当同龄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线性生长的时候,性早熟孩子的身高就已经停止生长了,最终往往身高低于同龄人,导致孩子的成年身高受损。第二性征提前发育,性器官提早成熟,出现早初潮,会让孩子觉得与别人不同,慢慢地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也增加了早恋早孕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加成年后相关器官肿瘤发生率。
生活中如何预防性早熟?余医生提了以下六点建议:一、均衡饮食,多吃绿色食品,尽量避免反季节水果、蔬菜,不吃蜂王浆等含激素食品,少吃含添加剂食品,少吃动物内脏以及养殖速成肉食,少吃高热量、高盐、高糖食物;二、保证适量运动,每天30-40分钟。多做跳绳、篮球、游泳等项目。强度以出汗为准(心跳120次/分左右),保持良好情绪。加强体育运动,有助于生长及预防体重超重和肥胖;三、保证睡眠,晚上9点-9点半上床,9点半到10点睡着;四、尽量不用化妆及护肤品,尽量避免让孩子过早接触言情影视剧或书籍;五、避免光照时间过长:如减少在电视、电脑屏幕前的时间,特别是夜间长时间光照会影响大脑中的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可能导致促性腺激素的提前分泌,从而导致性早熟;六、定期体检,女孩要查看乳房是否发育,男孩查看睾丸是否增大。每半年至一年监测骨龄、性腺B超、性激素检测等,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对于性早熟问题,家长不能大意,更不能忽视。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性早熟症状,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避免营养过剩和过度进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全媒体记者 李佳珊
通讯员 黄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