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七彩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高龄婆婆
王 萍

  婆婆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与我之间隔着整整四十年的岁月长河,我与先生结婚的那年,她刚好是农村习俗里“六十六吃块肉”的年龄。

  先生在家里排行最小,我们结婚那阵,他还远在江苏连云港的边防服役。先生不在家的日子,我与婆婆相处的机会寥寥无几,待先生探亲归来,去婆婆家吃饭,我也是客人一般的存在,我总是显得有些局促和不自在。婆婆不善言辞,但让我看到的却是她那充满岁月沧桑且依然透着慈祥的目光,接下来更多的便是重复的语言,招呼我吃这吃那,年轻人自然很不习惯有个与外婆差不多年龄的婆婆,“姆妈”这个称呼经常难以启齿,每次话到嘴边,却又被心中的那份陌生感与不适应感给生生压了回去。偶尔四目相对,我隐约能从婆婆的眼神中捕捉到一丝期待和无所适从相交织的那一份复杂情绪。

  婆婆是个农村老太太,公公在世的时候,家里严格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理念,公公曾经做过乡办企业的一厂之长,在家也俨然是个老大,家务从不沾边,上上下下一大家子的衣食起居、家务琐事,全都压在婆婆一个人身上。婆婆是个坚毅且勤劳的女人,无论生活给与怎样的艰辛,她都从不抱怨,默默地肩负起这一重任,与广大农村妇女一样,日复一日地操持着家中的一切。

  那个时候,奶奶还在,婆婆更是小心翼翼地伺候,奶奶是个能力很强又有着封建观念的人,家里的大小事务总要插上一手,并且所有人都得按照她的规矩来行事。尽管婆婆百般迁就,奶奶却还是时常挑剔。然而,婆婆从未有过一句怨言,依旧默默地操持着家中的一切。

  奶奶走后,婆婆成了这一大家子的主心骨。从婆婆口中的念叨得知,那个年代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家中人口众多,又都是孩子们上学的年纪,每个书包都是个沉重的负担,公公的要求也严格,他期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家庭的命运。一家人挤在狭小的屋子里,过着简单至极的生活。然而,即便是准备这仅仅为了填饱肚子的粗茶淡饭,也要花费婆婆诸多的时间与精力。除此以外,婆婆还得做些手工活来贴补家用。婆婆的动作极为麻利,当时那些计件的活,她总是能够遥遥领先,以至于现在,她那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干些简单的家务,比如剥毛豆之类,还是比我要快。

  婆婆每每回忆起那些岁月,眼中更多的是显露出对现在生活的满足。这种满足,并非完全来自物质的丰富,而是源于内心的平和与对生活的感恩。她常说,过去是真的苦,如今是真的好。简单的老太太,也是智慧的老太太。

  现如今,婆婆儿孙满堂,逢年过节,一家人聚在一起,婆婆总是最开心的那个。她会毫无保留地拿出小辈们孝敬她老人家的所有零食饮料水果,你吃得欢,她就比自己吃更开心。饭桌上,做得最频繁的一件事就是夹菜给你,一边还一个劲地说着“多吃点,多吃点”,声音里充满了关切与疼爱。

  婆婆总是对生活充满热情。她眼中,儿孙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值得骄傲的大成就。她会逢人便夸,迫不及待地与老邻居们分享,那眉飞色舞的模样,洋溢着满满的自豪与欣慰。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坎坷与挫折也时有降临,但婆婆总是以一颗豁达大度的心去面对。婆婆没有文化,却有着文化人所不及的心态。也许这正是她能有如此高寿的根源所在。

  上个月,婆婆在经历了老年人的第三次摔跤后,这一次,比较严重,虽然医生说回家躺着就行,可是生活暂时不能自理了,家人商量着这一次护理完毕,也不能再让她一个人自住,儿女们的孝心该在这个时候表现。于是儿女们立即行动起来,准备迎接老母亲的轮流照护。婆婆欣然接受。就这样,婆婆在儿女们的孝心环绕下,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身体的不适与疼痛带给她诸多困扰,但她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安全感。

  六月的第三周,轮到我们家看护,我和先生去接的时候,她像小孩子一样兴奋,早早地让大嫂整理好了换洗的衣服,因为从来没有在城里居住,显得很是向往。一路上,她的目光中满是新奇,不停地张望着车窗外的景象,嘴里还时不时地喃喃自语,仿佛在惊叹着这个全新的世界。

  一进家门,她好奇地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再看看她要居住的房间,不停地说“这里好通透,好亮堂”,言下之意,对这里的一切非常满意。先生细心地在她晚上要夜起经过的走廊里装上小夜灯,好像一排排警卫员在等待老太太的检阅,威风得很。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白天出门上班,她就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我家客厅偌大的沙发里,不知道干什么。我想,虽然无聊,但她在享受着她的那一份神奇的孤独,可以待在儿子家的这一份满足,这份满足,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她内心的每一个角落,这里弥漫着亲情的味道,哪怕只是静静地坐着,她也能感受到深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这应该是她一直渴望和珍视的。

  中午,我会带着食堂的饭菜给她,老太太也会享受生活,就着简单的饭菜,满足地咪上一口,生活的乐趣在她面前一展无余。她品尝着饭菜,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嘴里发出轻轻的赞叹声,称赞这饭菜的美味。我知道,其实不是饭菜有多香,是她老人家在感慨此刻生活多美好。

  晚上,一般三人围桌,有儿子陪伴,婆婆顿时拉开话茬,喝着酒,说着一天要重复好几次的话题,絮絮叨叨。我们只能嗯嗯啊地应和。但是,假如家里有人外出,无论多晚,她都会默默地等待,有一次,我和先生回到家时已将近晚上十点,推开门,屋内竟是一片灯火通明,婆婆瘦小的身影依旧端坐在沙发的一角,而眼睛却直直地盯着门的方向,眼中满是期待与牵挂。待我们进家门,她才安下心来,撑着四脚架,一步一步地踱进自己的房间。还有一次,那天的气温很高,我顶着中午的大太阳回家,不知是不是中暑了,感觉毫无食欲,根本不想吃饭,便将饭菜摆好,让婆婆一个人先吃,可她却无论如何都不肯动筷,在我躺着的房间外踱来踱去,隔个五分钟就来询问一遍“好点了吗”,我知道她的束手无策,我也能想象得出她此刻的万般无助,又过了一会,她可能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兴奋地告诉我,让我喝淡盐水。我说“妈,让我躺一会吧”,虽然我没有采纳她的方法,可是我明显地感受到了她的深情厚爱,对我的关怀备至。她在自己也在养病的当下,并不是一味地想着自己,也将她无私的爱与牵挂满满地给了她的儿女们。

  唐代诗人刘禹锡告诫自己: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种从不蹉老叹老的情绪,在婆婆身上也是完美体现。婆婆虽已是九十高龄,可她还对她的未来充满信心,谁要是说她的体质一年不如一年,不为别事生气的婆婆可要认真地生气,好好吃饭,好好吃药,好好生活,老太太积极的人生态度,再加上儿女们的温暖陪伴,萦绕在我们耳畔的“医生说我的身体一级棒,可以活到一百岁”这句婆婆的信奉语录,一定会实现,让她老人家越过耄耋,攀上期颐之年。

  可爱的老太太,我九十四岁的高龄婆婆,祝福您!但愿岁月温柔以待,让我们一起度过更多温馨美好的时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七彩贝
   第A03版:专版
   第A04版:天下
我的高龄婆婆
地质岁月
母亲的 潮流生活 金幼萼
换了一条跑道
线描写生,一位老者的艺术生活
慈溪日报七彩贝A02我的高龄婆婆 2024-10-12 2 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