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同时10月16日又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由衷地感到光荣和自豪。
1964年9月,我被一所地质技术学校录取,入学时经过严格的政审并进行了庄重的保密宣誓,当时我们这批小青年并不知道要从事的地质工作到底有多神秘。记得在10月16日下午3时许,操场上传来了学校老师们的狂欢声,他们有的振臂高呼,有的抱团雀跃,整个校园沸腾了,原来大家在庆祝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才使我们真正地了解到原来我们找的矿是为国防建设服务的。晚上学校安排观看电影《年轻的一代》,讲述的就是一批年轻人献身地质事业的故事,“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的影片主题曲一直回荡在我们的耳际。
两年紧张的学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我被分配到一个地质大队任找矿员,正式开始了我的地质生涯。先初的想象地质队工作很浪漫,到处游山玩水,充满着诗情画意,可当我们进入大山以后,经历的却是爬山涉水、披荆斩棘、风餐露宿、居无定所,像过去战争年代游击队般的生活。憧憬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我们戏称一天洗三个澡,早上露水澡,中午汗水澡,晚上冷水澡。我们找矿员的日常装备是一人一台仪器、一份地形图、一把地质锤、一只罗盘、一只放大镜,单人单机野外工作全凭责任心和自觉性。最要紧的每人一包防蛇咬伤时急救的蛇药,南方多蛇在山上相遇是司空见惯的事。我们的工作路线是不走小路,按照一定的间隔逢崖攀崖,逢沟涉沟,有时突遇暴雨,我们把工作服脱下保护仪器,宁可自己光着膀子;山洪暴发时我们冒着生命危险泅渡过河,回到驻地喝碗姜汤算是犒劳了。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野外生活,对我们确是一种磨炼,成就了我们这批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
1968年底,我们奉命来到一地开展普查找矿,这是一个不通公路的小山村。当时我们的生活用具及小件工具,全由我们自己用扁担挑进山。
我们的工作区域还要再走十几里路的大山沟,找矿方法是详测。这就先要在深山密林中用罗盘瞄准方位用刀砍出一条条“小路”,然后再用仪器进行详细测量。经过我们艰苦的工作,经常测到指标爆表的情况,虽然已累得筋疲力尽,因为又有了新的发现,我们感到十分惊喜与激动。
随着地表普查工作取得巨大成果,需要进一步揭露勘探,搬运大型机械就要修建公路。年底临近,队里领导号召大家在野外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于是我就放弃春节回家加入了修路大军。我们唯一能省力的办法是先用炸药放炮开路,剩下来的工作全靠手挖肩挑。我们硬是用最原始的方式,修建了一条5公里多长的土公路。
路修通了,钻机等大型设备运到了山下,那如何将它们搬至工地去呢?这时我们发扬了地质队特别能战斗的传统作风,全队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老师傅、壮劳力主动承担抬大件,我们小青年来背钻杆,一台钻机大概有20-30根钻杆,长约10来米,重约60-70斤,扛着钻杆在山路上行走很是吃力。但是大家喊着劳动号子,争先恐后,互帮互助,劳动场面可谓是热火朝天。这时,我才真正地体会到工人阶级那种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的崇高品德,一切的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
除夕之夜,我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听着隔壁用水碾米的流水声及舂米声,思乡思亲之情油然而生,内心充满着惆怅与失落。这时“吱”的一声门被推开,进来的是房东大娘,她迈着蹒跚的步伐向我走来,慈祥的脸庞很像家中的长辈,她从腋下递过来一小筐鸡蛋,说是过年了,没有什么可以招待,请我收下。这一举动使我感到十分突然与激动,一股暖流涌向心头,我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听说这位房东大娘的丈夫早年参加红军,后来英勇牺牲了,我想她定是在用当年同样的方式,来慰问政府派来的我们这些地质队员。
经过普查、揭露、勘探,这个地方提交了一个中大型矿床,我为当时曾经在这儿留下许多不为人知的脚印而感到骄傲。当年一群风华正茂的地质队员,现都进入了耄耋之年。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一个甲子弹指一挥间,现在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祖国的建设日新月异,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我们更需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值此,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祝地质事业更上一层楼!
下图为作者当年工作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