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订单、推迟交货、延期付款……复工一个多月,慈溪外贸企业“风向”从愁“缺人”变成愁“缺单”,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发,出口订单如同乍暖还寒的春天。
面对这种情况,外贸企业如何积极“自救”,政府又该如何稳住外贸?后疫情时代的慈溪外贸,给出了一份自己的答题“思维导图”:企业聚焦国内市场,推动“新国货”品牌崛起;政府出台措施稳外贸,搭建平台,提振企业信心。
政企同心,在稳住国外市场的同时,推动数字化转型,出口转内销,“两条腿”走路,分秒必争,布局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市场。
趋势:“两条腿”走路
虽然疫情还未解除,但慈溪很多外贸企业在自救路上看到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采取外贸和内销“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作为我市重点外贸企业之一,浙江蓝宝电器的产品涉及饮水机、榨汁机、电动搅拌器、电动打蛋器等多个厨房小家电领域,公司外贸业务占比达60%。企业外贸部经理蒋天才介绍,2月17日复工时,员工到岗率不到两成,有活儿没人干;2月底,人员几乎全部到岗,赶订单;3月中旬,随着国际疫情形势变化,外贸订单流水线逐步减少,内销订单流水线逐步增加。现阶段,企业正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研发适合国内销售的新产品。重新调整产品定价,加快线下推广和布局;拓展线上推广和销售渠道,与拼多多、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深度合作等。
浙江蓝宝电器的应对策略是我市不少外贸企业展开“自救”的一个缩影。一方面,在维护好原有客户的同时,继续拓展疫情较轻的国际市场,分散压力。另一方面,疫情之下,部分企业看到国内市场的潜力,开始出口转内销。
然而,出口转内销并非易事。慈溪大部分外贸企业作为国内市场的“新手”,线下渠道拓展受阻,品牌建立过程漫长,这些都是难闯的“硬核”壁垒。
企业有困难,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近日,市政府积极搭建平台,牵手国内主流电商平台拼多多,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下,发挥互联网公司“平台经济”规模效应,开拓线上渠道,进行数字化转型,作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重要抓手。
细节:“新国货”崛起
在外贸自救的同时,慈溪外贸加大自主品牌建设的力度,并搭上互联网平台的“快车”,加快“新国货”品牌的崛起,促进国内消费升级。
外贸企业借力电商平台释放新动能,找到新的增长点。三禾厨具董事长方成表示,三禾拼多多旗舰店的日销从2月中下旬开始到现在,已经达到了100%以上的增长,预计2020年的销售额将超过4000万元。凭借优质优价的商品,三禾也迅速发展成为国内锅具“新国货”代表品牌。
高质量的外贸产品也通过电商平台纷纷触达下沉市场,促进消费升级。慈溪立奇电器在这场战“疫”中,通过网上新模式,外销转内销,尝到了“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的甜头。“2019年开始,我们空气炸锅等部分产品开始寻找国内市场的突破口。”立奇电器相关负责人周经理告诉记者,疫情期间通过社交电商等互联网平台,不少产品成了“爆款”,国内销量暴增。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个外贸大市,慈溪外贸企业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有加快出口转内销的实战经验,但经过十几年的市场变化,当下,外贸企业需要深挖下沉国内市场,有利于培育“新国货”品牌。
未来:品牌布局
疫情之下,外贸企业受到了冲击,短期来看是“利空”,但长期来说反而是“利好”。因为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可能会倒下,疫情之后,活下来的都是相对比较有竞争力的企业,一些企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企业受到影响是暂时性、阶段性的。”蒋天才表示,疫情给了慈溪外贸与内销兼具的企业迅速打开国内市场的机遇,分秒必争地把握疫情之后的最新市场趋势、客户与消费者群体裂变动态,是慈溪外贸企业的当下之急。“我们的品牌意识要比以前更强。”此次疫情,让三禾意识到培养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战略意向协议中,我们将帮助慈溪产业提供定制化的大数据研发建议和智能化生产方案,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做强产业链条、推进融合发展,推动自有品牌,打造一批外贸转内需的典型企业。”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未来一年,拼多多将围绕直播基地打造、企业的智能化生产、数字化营销以及人才培育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重点帮扶一批慈溪外向型企业转型内销市场,帮助企业在特殊时期重回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