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的水彩油画展,往往称作“迎新展”。开展在岁末,春节开放。是油画人给市民的“彩礼”,给画友的“年货”。这是好些年的传统了。
去年的《新境》,在小年开展。上午进行了简单的开幕式,慈溪文艺公众号发了展讯。手机上看了一些作品,我挑了新人新作九幅发朋友圈——“代有画人”,点赞不少。确实,慈溪油画代有传人,有年逾八旬的老画家,有艺术高峰期的盛年,也有正在求学的年轻学子。线上看不过瘾,没过几天去艺术馆观赏原作,就像到歌剧院去听新年音乐会一样。
一幅幅作品,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马开达的《绍兴水巷》,应华明的《黑龙江畔》,罗泱波的《彩排间隙》,潘华立的《上林浅滩》……还有景华锋、温正卫、熊雪青、孙国方、沈迪厅等等。
《中国年幸福年》油画,红袄女孩刚刚从春联摊里领了福字,红扑扑的脸,戴着袖套的手。她还是孩子,但已经尝到了苦辛,似有委屈,但坚忍,倔强。她不笑,但能体会其中深刻的表情。我读到了中国传统朴素的美,也看到了中国人勤劳幸福的希望。年年看到王建江老师的新作,折服他写实的功底和悲悯的情怀。
也有不熟悉的,不少新面孔,如李一墨、张欢、陈对、邵于桐……
李一墨的《美的沉思》,少女侧身座像,在冷色调下人物的冥想片刻,透出娴雅……窗前静物,台布上的果盘,那是阳光的、锈铁的苹果红,殷殷透亮,包裹着生命的热情。我喜欢一墨的画,既有传统经典的底子,又传达出现代印象派扑朔迷离的感觉。作者李一墨,湖北美院本科毕业,在油画家崔小冬旗下进修,是导师的得意弟子。我在“梧桐树”的工作室见过一墨的临摹作品,至今留有印象。有才华的年轻人,又内敛,勤奋。
一个角落,一幅画,看到了熟悉的地方,背景是教堂的塔影,扑面是热烈的黄色碎点,好似迎春花在招展,过了严寒,春天到了!画作《教场山》,平日里我常转悠的地方,如今在艺术馆的画框里。作者屠红淼,不认识。从作品看,手法纯熟,但又像是新手。评委们选出屠红淼另一幅作品《荷》,两幅作品入展。他们发出了“后生可畏”的惊叹。
油画水彩画是西方的画种,在中国发展百余年来很接地气。慈溪油画展年年有,开在旧历新年的前头。年年有新作,年年有新人。记得两年前,也是油画迎新展。我去看了,很兴奋,也看到了新作,推出了新人。许多老作者把展厅的位置让给了新作者,我为之礼赞,归来写了观画记。没几天湖北疫情告急,闭馆。兜兜转转,两年过去了。
美术馆外淅淅沥沥。新年新展新人新境。外面,连绵的雨一直下,还有雪的消息,似乎也在营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