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健康慈溪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气到“心梗”是真的 且正在向年轻人袭来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攀升,尤其是心肌梗死这一严重病症,不仅威胁着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更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秋冬季是心梗的高发季节,本报特邀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黄庆来深入探讨心梗年轻化的原因、心梗的高危因素、前兆症状以及预防措施,以提高公众对心梗的认知,尤其是年轻人群的健康意识。

  心梗年轻化,不良生活方式是元凶

  近年来,心梗的发病人数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据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胸痛中心的数据显示,最近,每天约有2-3个心梗病人就诊,其中不乏30岁以下的年轻人。2023年,该院急诊心梗PCI手术280例,较往年翻倍。然而今年截至10月,心梗手术例数已达到去年总数。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健康危机?

  一名29岁小伙,因结婚想要减肥而在健身房锻炼时突发胸痛,后被诊断为心梗。他平时喜欢喝可乐、奶茶,吃糕点等甜品,还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另一名31岁的小伙,胸痛4年却从未体检,直到老妈心梗后才引起警觉,检查发现前降支狭窄严重,最终放了支架。这两个病例都反映出,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心梗年轻化的重要原因。

  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吸烟、过量饮酒、失眠、熬夜、肥胖、暴饮暴食、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都是心梗的高危因素。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上班族,更容易忽视健康,从而成为心梗的潜在患者。

  关注身体信号,远离心梗风险

  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心梗也不例外。低温会使得血管收缩,增大血管阻力,导致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加重,还可能引起血管痉挛,进一步增加心梗风险。同时,干燥的室内外环境会加剧体液消耗,人们饮水量相对减少,导致血液粘稠度明显增加。为了御寒,许多人会选择摄入更多高热量、高脂肪食物,这也增加了心梗的风险。

  心梗前常有哪些征兆呢?大多数病人在心梗发生前会有点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持续较久。严重的胸部或心窝部不适或疼痛,持续时间大约20分钟,伴有恶心、呕吐、出汗、气短、衰弱、焦虑等症状。但也有小部分病人心梗发生时无症状、无先兆,或症状不典型,很容易因误诊而延误救治。

  心肌梗死的不典型症状包括疼痛部位不典型(如上臂、肩背、下颌、咽部、牙齿、上腿部),仅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可以是首发和唯一症状)、严重衰弱感、焦虑、心悸、眩晕、晕厥、突然呼吸困难或仅有气短、神志不清等。因此,对于心梗的识别,需要高度警觉,及时就医。

  科学预防心梗,守护健康

  面对心梗的威胁,我们应该如何科学预防呢?据黄医生介绍,心梗的预防可以分为四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预防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保持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多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适量摄入优质蛋白,避免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维持正常体重。戒烟和避免过量饮酒可以显著降低心梗风险。

  第二道防线是预防斑块形成。如果发现了心脏血管有斑块或已经确诊了冠心病,一定要找心内科医生进行正规治疗,如控制三高、吃他汀药物,必要时吃阿司匹林等。千万不要大意,更不要相信什么偏方。

  第三道防线是学会识别心梗在“敲门”(心绞痛)。心绞痛的最大特点就是与活动、运动、劳累以后有关,出现几分钟以上胸前区疼痛、后背疼、头疼、牙疼等表现,休息几分钟就会缓解。但这时候只是缓解而不是好了,一定要高度怀疑是心绞痛,及时就诊。

  第四道防线是及时就医。当发生胸痛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第一时间完善心电图检查抓证据,切莫耽误。因为每一次胸痛发作都有可能发生心肌梗塞“破门而入”。及时就医,尽早到创建“胸痛中心”的医院治疗,尽快进行PCI介入手术开通堵塞血管,最大限度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

  ■全媒体记者 李佳珊

  通讯员 孙武昆

  健康大讲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城事
   第A03版:健康慈溪
   第A04版:天下
气到“心梗”是真的 且正在向年轻人袭来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健康政策直通车
康复就是按摩? 错!带你了解真实的康复医学
寒病温治
HPV感染后,夫妻是否必须分床睡?
得“流感”后该怎么做?
冬日暖阳下的皮肤守护战
健康微互动
多一点健康关注 少一份疾病担忧
慈溪日报健康慈溪A03气到“心梗”是真的 且正在向年轻人袭来 2025-01-02 2 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