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李阿姨一到冬天身上就莫名其妙痒,尤其是小腿前侧,有时会痒到抓破皮肤。李阿姨说自己很爱干净,每天都会洗澡,为什么身上还会痒?这种一到冬天出现皮肤又脱屑又痒的问题叫冬季瘙痒症,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有这种苦恼的也并非李阿姨一个,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中。
随着冬日的寒风渐起,空气仿佛被抽干了水分,变得干燥而寒冷。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个季节的皮肤仿佛也变得格外“敏感”,瘙痒、脱屑、皲裂,甚至冻疮,皮肤问题接踵而至,让人不胜其烦。市皮肤病医院中医皮肤科医师张文倩来跟大家聊聊冬季常见皮肤病,以及如何正确护理,在这个冬日里,让皮肤保持水润与健康。
冬季,气候干燥,加上皮脂腺、汗腺分泌减少,皮肤的水分容易流失,变得干燥脱屑。这不仅影响了皮肤的外观,更刺激了皮下的痒感神经,让人忍不住去抓挠,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因此,保湿是冬季皮肤护理的首要任务。洗澡,这个看似简单的日常习惯,其实蕴含着不少学问。张医生表示,冬季不必每日沐浴,一周1至2次即可,水温适中,避免过热,以免进一步夺走皮肤的水分。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沐浴露,减少肥皂的使用,每次洗澡后,趁着皮肤微湿,及时涂抹保湿霜,锁住水分,让皮肤保持柔软与弹性。
仅仅依靠洗澡后的保湿是不够的。冬季,我们的手脚,特别是手指、脚跟、手脚掌侧等部位,由于经常暴露在外,加上角质层增厚,更容易发生皲裂。这时,我们需要更加细心地呵护它们。保暖是关键,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减少冷水接触,做家务时戴上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碱性洗涤剂。每次洗手或洗脚后,都涂抹保湿霜,保持皮肤的湿润。若已出现皲裂,可外用尿素软膏或凡士林等滋润产品,严重者需及时就医,避免感染。
除了手脚,我们的耳朵、脸部等暴露在外的部位也极易受到冬季寒风的侵袭,引发冻疮。冻疮,这个冬季特有的“小恶魔”,让人苦不堪言。预防冻疮,关键在于保暖。气温降至10℃以下,就要做好全身防寒准备,特别是手、脚、耳朵等末梢部位。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是抵御冻疮的自然良方。户外活动后,别急着用热水浸泡冰冷的双手,应先让身体慢慢回暖。如果冻疮已至,别急着用极端温度的水处理,温和护理,必要时使用药膏,严重情况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当然,冬季皮肤护理并不仅仅局限于保湿和保暖。饮食均衡,适量运动,规律作息,也是保持皮肤健康的重要因素。多摄入蔬果、优质蛋白,为皮肤提供充足的营养;避免辛辣油腻,以免加重皮肤的负担。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规律作息,有助于皮肤的自我修复与再生。
■全媒体记者 李佳珊
通讯员 孙卓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