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薇瑛
本报讯 清明后谷雨前是吃香椿的好时机,搭配鸡蛋炒一盘,是很多尝鲜族“不可辜负”的味道。不过,却有人因吃香椿带来烦恼,吃出了口腔溃疡。
35岁的王女士(化名)平时喜欢吃些时令的新鲜菜,这段时间香椿正嫩,就连吃了好几顿香椿炒蛋,本以为是春日里的养生之道,不曾想口腔里却发了好几处溃疡,让她烦恼又难受。
“王医生,这几天我好端端的却发了口腔溃疡,是不是跟吃了香椿有关系?我此前患有乳腺增生,平时也在进行中医调理,是不是需要调整药物?”近日,王女士来到市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集团(慈溪市中医医院),向该院副院长、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王斌寻求帮助。
王医生仔细询问了病史,认为王女士的体质和症状属于“阴虚火旺,肝气郁结”,食用香椿这类“辛味生发之物”,恰恰是“火上浇油”,她的口腔溃疡与食用香椿不无关系。为帮助她调理,王医生为其增加了“养阴清热”的药方。
王医生介绍,春天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季节,民间也有谚语“春食芽、夏食瓜、秋食果、冬食根”,正应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意。民俗中也有春季吃点辛味食物和“发物”之说,比如韭菜春饼、香椿芽等,以顺应春天的生发之气。适当地食芽吃笋,能帮助身体升发气机,排出浊气,达到调养气血的作用。“一些芽类蔬菜确实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的作用。但要知道,‘春日食芽’往往是针对窝藏了一冬气血的人群而言的,但今年春天情况又有些特殊。”
王医生说,去年冬天是一个暖冬,暖冬不利于人体精气的收藏、蛰伏。因此今年春天就不宜再过多食用这些辛味升发的食物,否则就更加容易出现口苦、上火、长痘这些症状。但是一冬窝藏产生的浊气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家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情绪不能得到很好疏解,也导致一些人出现身体不适,如肝气不畅、失眠等。
“最近半个月来,中医门诊经常有一些失眠、胸闷、乳腺增生等各类‘气郁’症状的患者。一上午40个号,可能有七八个是这类症状患者。”王医生认为,从中医角度来说,一年四季中,春天适宜调畅肝气。他建议,这个春天里,肝血不足的人群,比如原本就有经常熬夜、口干舌燥、眼干不适的,可以适当喝一点酸梅汤之类的酸味食物,有助于让这些症状得到缓解和减轻。
另外,王医生还提醒,那些人们口耳相传的养生谚语是针对平常人而言的,并不适宜所有的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看似不经意的饮食,也要因人而异,辨证而食,找到适宜每个人自己的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