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七种情况要拍胸片。对平素健康的感冒患者,诊断可基于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不建议做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但对于合并发热(38℃以上)、气短、咯血、疑似肺炎、心衰、免疫缺陷、吸入性中毒等情况的患者,建议尽快进行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此外,若感冒症状持续5天未缓解反而加重,或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0天,并出现:稠厚脓性鼻涕和痰液、副鼻窦(通常为单侧)和咽部疼痛加剧、体温38℃以上、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增高、红细胞沉降率(ESR)加快、呼吸困难和(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应考虑并发症,建议尽早做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常见并发症有继发急性细菌性鼻副鼻窦炎、心血管急症、慢阻肺、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等急性发作。
②正确识别感冒症状。急性发作咽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畏寒、发热、头痛以及肌肉酸痛等综合征,且鼻塞和流涕症状突出,建议考虑感冒诊断,并与其他可导致鼻塞和流涕疾病,如变应性鼻炎、细菌性鼻窦炎、流感等作鉴别诊断。
③几类人群更要重视。65岁以上老年人、孕妇、免疫低下人群、重要器官有基础病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结构性肺病等)可因感冒而继发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感冒。
④普通人不建议用抗病毒药。对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不建议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感冒。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若高度疑似或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建议以雾化吸入型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在流感高发季,对于感冒可能导致严重疾病或基础疾病恶化的高危人群,若出现感冒症状,高度疑似流感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分泌物流感病毒检测阳性,推荐尽早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等)、阿比多尔或玛巴洛沙韦抗病毒治疗。
⑤锌剂可治疗感冒。指南推荐醋酸锌和葡萄糖酸锌口含片治疗成人感冒,宜在症状起始24小时内分次含化,剂量应在75-100毫克/天。
⑥适当补充维生素。生活在寒冷地区且常剧烈运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可服用维C防治感冒;推荐维D缺乏人群补充维D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对饮食正常、没有维E缺乏的成人,不建议通过补充维E预防感冒。
⑦选择感冒药应慎重。非处方抗感冒复方制剂虽有疗效,但也有一定不良反应,有的甚至会诱发严重后果。建议患者在应用非处方抗感冒药前,咨询医生意见。
⑧镇咳首选蜂蜜制剂。对感冒引起的急性咳嗽,不建议单独用药镇咳。18岁以上患者,若感冒引起的咳嗽给生活造成的影响过大,难以忍受,建议首选含蜂蜜的镇咳制剂或右美沙芬。
摘自《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