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健康慈溪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0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晒个太阳就脱皮
这些药物正在悄悄“放大”紫外线的伤害

  夏日午后,刚吃完抗生素的陈先生在户外散了半小时步后回家,竟发现脖子和手臂部位的皮肤发红刺痛。到了第二天,还起了水疱,这可把陈先生吓坏了,他赶忙到医院就诊。“这种症状并非普通晒伤,而是药物光敏反应在作祟。”慈溪市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黄慧云表示。很多人不知道,有些药物可能会让皮肤变成“紫外线传感器”,在阳光下引发一场“化学灼伤”。

  药物光敏反应,本质是药物进入人体后,在紫外线照射下所发生的光毒性或光变态反应。其中,光毒性反应更为常见,具体表现为皮肤像被晒伤一样红肿、灼痛,且通常服药后24小时内出现。而光变态反应则类似过敏反应,可能在使用药物数天后才出现皮疹、水疱等症状。

  生活中很多常用药都可能成为光敏反应的“导火索”,覆盖多个治疗领域。以下是易诱导光敏反应的常用药一览表,可查阅下表对照。

  日常生活中要应对光敏反应,预防是关键。患者在服药前,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标注“避免日光暴晒”“可能引起光敏反应”的药物,就需做好防晒。

  若不慎出现反应,常规处理是分三步走。第一步,在医生指导下,暂停可疑药物,避免继续日晒;第二步,用冷水湿敷患处,每次10-15分钟;第三步,如果出现水疱、剧烈疼痛等症状,及时找皮肤科医生处理,切勿自行使用激素药膏。

  夏日用药安全清单上,防晒与遵医嘱同等重要。当药片遇上阳光,多一份警惕就能少一份伤害。毕竟,健康的皮肤,不该成为药物与紫外线“交战”的战场。

  ■全媒体记者 王桑

  通讯员 孙武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城事
   第A03版:健康慈溪
   第A04版:天下
如何让老年人摆脱失眠困扰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健康政策直通车
晒个太阳就脱皮
中医皮肤外治 ——梅花针法
痔疮急性发作时的紧急处理与自救指南
为什么过敏性鼻炎不能根治?
氨基酸注射液真的能抗疲劳?
健康微互动
防蚊驱虫要做好 登革热病不来找
慈溪日报健康慈溪A03晒个太阳就脱皮 2025-08-07 2 2025年08月07日 星期四